茅山派
道教最著名與主要的門派之一,以天師道為代表,故又名天師道,或者正一天道,北宋時與龍虎山,合皂山並稱道教三大符籙派,奉太上老君為正神。
武當雖也是道教正統,但由於武當主修清靜無為,上善若水,後創立太極便是此理。
而茅山講就的是入世救世,自開派以來便致力於研究克製妖魔鬼怪之法,所以創出了符籙之術。
但由於修行理念不同,茅山到是看武當很不順眼,覺得對方明明有足夠的能力,卻少有入世救人之舉,隻顧自身修道,違背了道教濟世救人的宗旨。
不過武當山的道士都不願意沾染是非,所以不管茅山之人如何挑釁都是采取避讓的手段,讓茅山之人有力無處使,久而久之變不再理會。
修習茅山道術有成之人一般都會選擇入世驅邪,極少有安心修道成仙的,因此在天界並沒有一個茅山之人,但在凡間卻多有茅山弟子的名氣,其中最為人所熟知的便是當初的南毛北馬之中的毛小方。
其道法高深,以眾生安危為己任,立誌守正辟邪,除魔衛道,雖然最終也難逃病魔,但他的事跡在凡間界幾乎無人不知。
因此茅山派的名聲其實都是由一個一個除魔衛道,勇於赴死的茅山弟子所傳播出來的。所以哪怕是在修真界茅山派也為其他宗派所尊敬,每五十年的蜀山青鸞兩派的劍鬥也都會請茅山之人現場觀摩並為此作證。
聽聞對方是茅山之人,裴夢璿便知道自己沒辦法再追究先前誰對誰錯了,而且聽聞茅山派的規矩極為嚴格,但凡不修到一定境界者終身都不允許下山,也就是說隻要是下了山的茅山之人道術都有一定的境界,她裴夢璿還是有些自知之明,這人她怕是打不過了。
打又打不過,說又說不過,這段時間所受的委屈便在這時候全數爆發,任他使用百般手段也沒有辦法止住她的哭聲。
最終那人無奈之下掏出一張符紙貼在裴夢璿背上,哭聲頓止,而且全身都無法動彈。
眼見世界終於安靜了,雖然做法有些不太厚道,可如果真讓人看到這種情形以為自己欺負她,而且還同是修道之人,這事要傳出去怕是師門顏麵有損。
那人想了想,說道:“對不起,我也實在是沒辦法,你這樣繼續哭下去對我們雙方都不好你說是不是?再者我也隻是剛剛在找尋線索所以沒時間搭理你而已,你也不至於這麼委屈吧!如果真的傷到了你,我在此道歉。
對了,我叫洛輕炎,剛剛那張符隻是一張低級的定身符,對你沒有危害,我可以現在幫你取下來,但你要答應我,取下來之後你要冷靜。”
說完洛輕炎抬起她的頭,說道:“如果你同意你就把眼珠子上下轉,如果不同意就左右轉,當然如果你不同意的話我就隻能把你仍在這裏不管了,我自己去找線索,不過如果你同意我可以同意你一起跟我尋找線索。”
還能怎麼選呢?裴夢璿無奈的上下轉著眼珠子,心裏更覺得委屈,長這麼大受的委屈加起來都沒這幾天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