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零四十五、和好如初
“畢辛,我們該好好談談。”
齊雲郡主表情嚴肅地說了這麼一句。
“好吧,嫣兒,我們是應該談談。”
白虎大爺表示同意,這個可以有。
“你也看到效果了,聶衿確實已經從思想上歸降我軍了,而且他還讓朱展鵬將軍也歸順我們,不費一兵一卒就拿下了鶴城……”
不過,畢辛打斷了小郡主的發言:“嫣兒,事實上,這鶴城我們是能夠攻下來的,時間長短問題,朱展鵬最多能承受我們的三輪攻擊。”
畢辛說到這裏,小郡主還是覺得他倆產生了分歧,什麼叫最多三輪攻擊?她是主張能不打就不打,這打仗是會死人的。齊雲郡主也知道這沒有辦法,她從一開始也認識到這個事實,不可能沒有流血犧牲的戰爭,所以,她默認了這個事實,然而,她還是盡量減少傷亡,那些士兵並不是惡人,他們或許隻是為了有口飽飯吃,才投軍的。就因為他們站在敵對陣營之中,也不需要真的要用性命來為這些戰爭買單啊。
戰爭是上位者的責任。
“你認為我們攻城三次,要多死多少人?”
小郡主質問道。
“上一次攻城,死傷率並不高,就效果來講,相當合算。”
畢辛輕描淡寫地回答。
“合算?你將人命看做是合算嗎?死傷率不高,不代表沒有傷亡率,不代表沒有人因這場戰爭不死啊!這數字背後,是一條條人命。還有對方的士兵呢,也傷亡了不少吧。”
畢辛意味深長地看了小郡主一眼,或許有些失望,或許又覺得她太過天真。他們現在是在做什麼啊,是在打仗,打仗還要顧及那些隻是執行命令的士兵的死亡嗎?那還顧得過來嗎?士兵的消耗是戰爭的本來麵目啊。不把阻擋在麵前的敵人消滅,那麼,被消滅的就是自己了。
“你這是婦人之仁。”畢辛下了結論,說道,“過於注重細枝末節,將會是本末倒置。我們所做的是用最小的犧牲換取最大的勝利,而這犧牲是必要的,我記得我曾經這麼對你說過吧,你沒忘吧?”
“我沒忘。所以,我才讓聶衿去當說客,這不是最小的犧牲嗎?”
“聶衿不可輕信,在下說過了。”畢辛還是固執己見。
“可現在這結果你還有什麼話說?”小郡主咄咄逼人,她就是想要說服畢辛,她並沒有做錯。
“這也難保他日後不反你。”畢辛說著,“而且聶衿秉持的是張英的理論,一旦他認為你偏離了他認為的張將軍的正道,他就會背棄你。到時候,再到你背後捅一刀的話,你怎麼辦?這種人,並沒有完全誠服於嫣兒你,他做的一切既不是為了家國大義,也不是為了嫣兒你,他的主君隻有一個,那就是張英。這種人留在身邊,無異於定時的隱患,太過麻煩。”
畢辛對大臣苛刻,源於的是對小郡主的考慮,如果不能百分百盡忠,這樣的人才不要也罷。他才不需要半吊子的人。他考慮齊雲郡主的這股政權不會因為這些心懷各異的人而攪黃,所以,其實畢辛對那什麼侯爺等舊貴族的加入是不太樂意的,但為了平衡,也為了爭取到士族們的支持,也就不得不這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