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二百三十八、蕭氏家族(119)
總之,一場戰役無可避免,又有不少的人的性命將在這一場戰爭中消耗殆盡。
已經死了多少人了啊。還會有多少人將繼續死去啊。
為了討伐胡公公,犧牲已經有很多了。小郡主並不希望看到那麼多痛心的畫麵,每一個人都可能是母親的兒子、妻子的丈夫、孩子的父親……而每一個人的死亡都牽扯著無數破碎的家庭,不管是敵方還是己方,他們都是拾並國的子民啊。
越深入戰爭,齊雲郡主就越能夠體會到戰爭的殘酷,她也不會是站在戰場上哭哭啼啼地說著,為什麼不能好好商量,為什麼一定要舞刀弄槍,和平是多麼難能可貴,而處在她的位子上,注定手中會有鮮血,自己的一個命令就可以讓千千萬萬的人赴死,正因為她的身上會有這麼多的人命,畢辛才要求她能夠透過這些性命,理性地看待。
當初,她跟著白帝行軍的時候,看著白帝毫不留情地斬殺這自己的人民,那個時候,小郡主就問,為什麼他能夠毫不動搖呢,為什麼,在看到自己的子民倒下的時候,在看到自己的士兵的時候可以眼睛一眨都不眨呢。
那個時候,白帝並沒有覺得小郡主幼稚,卻隻是淡淡說了一句:他是我最好的朋友、戰友和敵人,殺死他如同殺死我一樣,朕與他如影隨形,是光與影,是正與反。
齊雲郡主當然明白白帝在談論誰,當白帝了結了冼立的性命之後,他總算平息了叛亂了之後,並沒有表現出一絲喜悅。
所以,陛下是在難過嗎?為了冼立在難過嗎?那麼多的人死去了,你會難過嗎?
當初的小郡主毫不忌諱地問著,她似乎有問不完的問題。
郡主啊,你既然會是天下主,自然該懂得這王座是鮮血染成的,你要一個太平盛世,都是經過諸多艱苦卓絕的努力才有的,那些忠臣良將灑下的熱血,那些惡吏暴徒拋下的鮮血。朕的子民是為了這江山的穩固而死,這固然是他們個人的悲劇,也是曆史無可奈何的潮流,你痛心於此,但是,郡主啊,即便內心都在慟哭了,你的手也不該顫抖的,這是一個帝王必須要去做的。
小郡主還不明白當初白帝是以什麼心情對她說著這麼一段話。
齊雲郡主也覺得自己的力量太弱,並不能挽救這些人的性命,戰爭就是消耗人命的遊戲。而不得不前進的她,除了希望戰爭能早點結束,別無他法。
一旦宣戰了,自然就不能鬆懈了,攻城開始了。戰爭白熱化了。
雖然有了幾次小的突破,但是戰線並沒有怎麼改變,薛將軍是根難啃的骨頭,比當初的張將軍更難對付。當然,從另一個角度將,如果能夠突破薛將軍的話,剩下唯一的威脅,恐怕也隻有葛將軍了。
勝利近在咫尺。
或許,朝廷也重視了薛將軍,畢竟現在能打的將軍也沒幾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