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朝廷命官,投降是很不體麵的事情,更何況是向泥腿子們組成的起義軍投降,更加有份,這不是官員們有什麼氣節,大周朝建國不過二十餘年,氣節尚未養成,真正的原因是,每個人都覺得這場民間起義是兔子尾巴長不了。(*章節*)
別看現在鬧得歡,等朝廷大軍一到,還不是灰飛煙滅的料,起義軍沒有什麼根基,憑著一腔義勇和朝廷鬥,沒啥前途,官員們一個個精明的很,才不會把寶壓在他們身上呢。
長安城乃是漢唐古都,西北第一重鎮,城高牆厚,存糧甚多,雖然守兵不足,但反賊們一時半會也沒那麼容易打進來,所以大家選擇了固守待援。
甘肅的兵,潼關的兵,隻要他們趕到,裏應外合前後夾擊,何愁反賊不灰飛煙滅。
希望再次破滅,先是接到蘭州方麵的急報,說是西涼大舉入侵,甘軍自顧不暇,不能來援,官員們大驚失色,這個當口西涼突然出兵,很能說明問題,西涼大軍的戰鬥力他們是知道的,去年兵臨城下的餘悸未消麼,今年再來,恐怕就不是那麼容易打的了。
看起來,這天下要亂啊,西涼大軍再次東進的消息在長安城內不脛而走,商店米鋪開始囤積糧食物資,老百姓也開始排隊搶購,府衙的捕快們拿著鐵尺滿街走,說是緝拿農民軍的探子,更加給古都增添了一些恐怖色彩,一時間人心惶惶,竟然有末世來臨的跡象。
有些機靈的官員開始向範良臣遞辭呈了,範大人倒是爽快的很,大筆一揮放他們走人,可是這滿陝西到處都是土匪,隻有長安才是安全的,出城三十裏就有反賊的遊騎在活動,就算回家也難以保全啊。
又過了三天,長安東門,黃昏時分,眼看就要關城門了,守城士兵看見遠遠地一騎飛奔而來,奔到近前,才看到是個旗牌官,一身血汙,風塵仆仆,連馬都沒下,高喊一聲:“十萬火急,灞橋戰報!”便奔了進去,守軍們麵麵相覷,灞橋位於長安城東二十五裏,難道說反賊已經打到這麼近的地方了?
總督衙門,一片慘淡愁容,最新的戰報來了,結果比預想的還要糟糕,潼關軍馬和反賊大戰一場,死傷上萬,被俘不計其數,反賊軍一部已經向東而去,估計是搶潼關去了。
這下可完了,最後的希望也破滅了,反賊扼住潼關,封死了中原援兵的來路,西邊又麵臨西涼人的大舉入侵,長安城雖然堅厚,也隻是個烏龜殼而已,甕中捉鱉,還能跑得了。
最後的精神支柱也垮了,大家開始正視投降這個問題,範總督是個明白人,召集陝西文武官員議事,讓大家不要有顧慮,盡管開言。
會場上並沒有陝甘總監軍海公公和安國郡王的身影,官員們心中便有了譜,隻是礙於麵子還不好意思提投降的事情,大家悶頭喝茶,左顧右盼。
到底是讀書人啊,都知道廉恥,可是陝甘總捕頭王小尕就沒這麼多顧慮了,他是粗人出身,雖然隻有二十來歲,但已經是陝甘兩省捕快的總頭兒,黑道白道上混的都是風生水起,按說總捕不算官流,但是鑒於他的本事,又曾經是當朝宰相的得力部下,所以還是參加了這個會議。
“各位老爺們,趕緊拿個章程出來啊,我是粗人不明白啥大道理,但也知道不能拿雞蛋碰石頭,和反賊硬拚,咱們肯定打不過,都是吃朝廷俸祿的,死了也就死了,人死鳥衝天,沒啥大不了的,可長安這些百姓可就遭殃了,所以我說,咱們就算想死也別拉著百姓們,願意打,就拉出去和反賊開兵見仗,不願意打,趕緊開城門投降了事。”
王小尕開了頭,大家也都紛紛開言,沒有人提投降的事情,也沒人提出去死拚的事情,大家隻是喋喋不休的說,長安數十萬百姓是無辜地,長安城有著許多的曆史文化古跡,若是毀於戰火,對不起列祖列宗,也對不起子孫萬代。
還是撕不開臉啊,王小尕搖搖頭,剛要再次言,忽然長安通判李琪說話了:“列為,下官有個建議,賊軍勢大,咱們不如暫且虛與偽蛇,假意投降他們,保存實力,等王師一到,再反戈一擊。”
眾人立刻都說好,可是假投降這件事風險太大,操作起來也比較有難度,誰能保證投降之後反賊不會大開殺戒,再說了,還有海公公和安國郡王在長安呆著呢,要投降,肯定繞不過去他們倆。
提起海公公,大家都是一肚子的氣,朝廷竟然派這樣一個貪婪陰狠的閹人來執掌兩省大權,看來這大周的天下,氣數也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