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李可德六年小學生活也可算得上是豐富多彩了,連續六年都是班長,不光是因為歲數稍大一點,更重要的是他為人正直,人緣較好,學習也不錯,得到了老師同學們的支持。其實李可德這人也不是誇誇其談,用三寸不爛之舌化腐朽為神奇的主,他就是一個老實本分,對老師的話言聽計從的好孩子。
三年級上學是在鄰村西落文村,校長史國全為了改變李可德看上去不太陽剛,說話聲音不大的問題讓他負責喊隊。開始李可德聲音很小,史校長站在一邊一個勁的讓他重複喊,一遍又一遍,最後,李可德總算喊起隊來像回事了,嗓音洪亮,節奏緊湊。每天放學,同學們是要排隊放學回家的,李可德每天的工作就是喊:“立正、稍息、向左轉、向右轉、向後轉。。。。。齊步走”,也正是從這時開始,李可德一貫不愛在大庭廣眾之下講話,聲音小的毛病得到了改善。媽媽張豔娥,爸爸李路對李可德現在的表現非常滿意,常常在外人麵前說:“看,我們可德真是大人了。”
爺爺李峰原來是村裏的大隊會計,老人家雖然經曆過饑寒交迫的舊社會,但是基本上沒吃著什麼苦。當時李峰有一個哥哥不是自己的親兄弟,是父親第一個老婆的生的,後來第一個老婆去逝了,才娶了李峰的媽媽。李峰的媽媽當然是對自己親生兒子更親了,那個不是親生的大兒子不但要負責家裏的重活,還要沒黑天沒白日的上工,以至一輩子也沒結婚。那個年代光棍是受人看不起的,家裏人也看不上他,最後得了肺病去世了。那時李峰早已經結婚了,而且孩子都長大了。李可德聽媽媽張豔娥說,當時爺爺念過高小呢,高小就是現在的五年級,算是小學畢業了,在那個年代屬於文化人了。後來一直在大隊裏,再加上李可德奶奶持家是一把好手,地裏的,家裏的都誤不了,把爺爺照顧的舒舒服服的,所以爺爺就沒受過什麼苦。老人有三個兒子,大兒子就是李可德爸爸李路,二兒子叫李順,小兒子叫李平。現在三個兒子都結婚成家了,老人現在更是舒服了,平時沒事了打打麻將,下下棋。
李可德在爺爺眼裏不怎麼受歡迎,因為老人總覺得李可德太老實了,老人喜歡孩子調皮點,正因為這,李可德不愛去爺爺家玩。妹妹李可欣生來就是一個調皮搗蛋的主兒,爺爺李峰非常喜歡,逢人就說:“可德以後不如他妹妹,看可欣現在就這麼難管,以後肯定有出息。”
媽媽張豔娥對老人有很大意見,意見是從這件事開始的。前幾年,李可德和妹妹李可欣兩個孩子都很小。一天,村裏管澆地的師傅通知李路說:“馬上就要澆到你家了,你們澆不澆?”李路說:“當然要澆。”李路一想,張豔娥要在家看孩子,我一個人去要抓化肥又要改畦有點忙不過來,我家地和爸爸李峰家的地挨著,而且弟弟們都還沒結婚,就想到了爸爸李峰。一進門,李峰和李路兩個弟弟都在玩撲克,正玩得熱火朝天的,李路說:“爸爸,你們澆東梁子上那塊地不?剛才李師傅通知我,說馬上要澆到我們那了,如果你們澆,咱們一塊澆澆,可德他媽在家得看孩子,我一個人怕弄不過來,你們幫我一塊澆一下,完了我再幫著你們澆。”
李峰、李順、李平,還有村裏有名的牌鬼張雲,玩得正盡興。李峰不加考慮的說:“要澆你們就澆吧,我們先不澆。”李路一聽,臉色一下變得蒼白了,心就像被揪了一下痛,心說:“爸爸呀爸爸,你就是不澆應該讓兄弟們幫幫我的忙吧,難道分了家,真的一點親情都沒有了嗎?”李路從父親家回來,推上小推車到商店去買回來一袋化肥,拿了個盒子和一把鐵鍬就自己去了。等他到地裏,一看,氣得他火往上冒。原來李峰聽李路說要澆地,看李路走了,他們也趕緊不玩牌了,也去澆地了。李路本來是村裏的一號老實人,竟然也壓不住火了。原來李峰、李順、李平幾個人把水繞過了李路家的地,澆自己的呢,李路過去沒說話,把水渠的水攔住了,放進了自己家。過了一會李峰一看沒水了,發現原來是李路改進了自己家地裏,兩人吵起來,爭吵半天最後無果而終。張豔娥聽說這件事後,恨老爺子李峰他們幾個人,一提氣就不打一處來,氣的牙根疼,所以張豔娥平時也很少去老人家裏,除非有事了,或是需要聚一聚的時候。
話說李可德小學畢業升上初一了,心裏美滋滋的,初中學校離家有七八裏路,在碼頭鄉政府附近。每天早上李可德要騎自行車去上學,不管是刮風下雨,很少請假。西落文村有兩三個男同學,和李可德玩得比較好,每天早上都來找李可德一起上學,本村這幫小子們和李可德鄰居的比較少,李可德也不喜歡他們,大多是原來馮濤的“走狗”,他十分不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