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7章 言外之意(1 / 1)

顧遠首先站了出來,朗聲說道:“啟奏陛下,賞功罰過乃治國治軍之本,臣以為,陛下開國之封已是恩澤廣布並無不妥。”

天心殿很大,王座較高,他的聲音傳來,聽起來格外疏遠。

這是在撇清關係了。在宗廟政變之後,雖然羲皇對顧遠隻是略施懲戒,但是顧遠心中明白,他必須謹言慎言,才可保身家平安。所以這次羲皇的試探,他率先表態。

羲和卻道:“丞相所言差矣,登基之初,事務繁雜,有疏漏也是再所難免啊。”

這句話一出,眾臣不禁麵麵相覷,這是什麼意思?她說沒有封賞顧銘和皇甫暉是疏漏?顧遠也比較吃驚,他這次居然猜錯了她的用心。她不但沒有找他麻煩的意思,反而恰恰相反,似乎在有意試探眾人對顧銘的態度。

這樣的暗示,不少人已經了然,但是卻仍然不敢輕易表態。因為顧銘當時的失誤,差點讓她喪命,更重要的而是,他是顧丞相的兒子。現在羲皇培植沈盡,明顯是在壓製顧遠,以防他獨大。所以,她這是真的在暗示大臣們提議封賞顧銘,還是在試探眾人對顧遠的態度還不好說。

在摸不準她到底是什麼意思之前,沒有人敢動。羲和往下掃了一圈,心裏暗道這幫人平日都挺精明的,今天怎麼都蠢起來了。

這時候沈盡出列,稟道:“啟奏陛下,臣以為陛下聖恩,當以寬以廣,如今日之大雪,無論山川溝壑皆不棄而覆蓋,以使天地同慶。顧銘和皇甫暉,乃可塑之將才,若陛下不因其年少魯莽所犯之錯而棄置,二人必然砥礪奮進,以報主恩。請陛下聖斷!”

羲和暗自讚歎,沈盡這個人真是滴水不漏啊。她問的問題,其實是個雷區,若說沒有疏漏,那今日就不提這個事了,若說有疏漏,那就是批評羲皇陛下了。

這樣的兩難選擇下,他選擇了第三種。

他沒有糾纏之前的事情賞罰是否得當,隻說陛下若能寬容他們重新起用,會有什麼樣的成果。最關鍵的是,他沒有說升官進爵,隻是說了重新起用。

連最細微的地方,都符合她的意思。現在羲皇隻需要點點頭,就可以達到自己的目的,然後又顯示自己的仁慈和寬容了。

有些話不方便說,有些事不方便自己表態,所以作為皇帝,需要心腹的大臣。身為大臣,要懂得迎合陛下的意思。所謂君臣之道,即在於此。而丞相作為群臣之首,要上合君意,下服群臣,讓皇帝視你為心腹,讓百官為你馬首是瞻。這就是本事。

沈盡是顧遠一手培養出來的,這個時候涉及顧遠,他本該回避,可是他這樣坦然地說出來,反而顯得他胸懷磊落,有公無私。

羲和望著沈盡微微點點頭,露出一點笑意。

群臣立刻會意,紛紛附和:“右丞相所言極是!”

羲和頷首不語,等眾人說完,才回道:“眾卿所言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