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了,慶王也要露個臉。這時候慶王還是小孩子,戲份不多。
餘柏林一路上遭遇各種艱難險阻,被洪家欺負,被何家欺負,被惡毒女配婉麗公主欺負,簡直悲慘的聞者傷心見者落淚,但餘柏林還是堅持的走到了狀元的位置,成為六元及第的傳奇人物。
對了,餘柏林有個未婚妻,但因為餘柏林家敗落,因此未婚妻家慌張退婚。但未婚妻並不願意,於是一直拒絕家裏的婚事,被家裏視為恥辱,並關在別莊,對外說她瘋了。
餘柏林六元及第之後,那家人就想重新攀附上餘柏林。
但那女子性情極為剛烈,自知家中人對不起餘柏林,並不願意家人利用自己給餘柏林帶來麻煩,於是跳井自殺。
而餘柏林那時年幼,並不知道自己還曾有婚約,也不知道自己被退婚,更不知道有一女子苦等自己,好不容易等到他出人頭地,卻又跳井身亡。
這一傳奇故事,是廣為流傳的野史,並且當地還有為那女子立的碑,所以楚銘覺得這個故事的真實性挺高,就將其寫到了電視劇裏。
不過因為正史從來未曾提起過這件事,而且依照餘柏林當時年齡,即使訂婚,估計也隻是父母口頭約定,餘柏林恐怕並不知道此事,所以楚銘才如此描寫。
而且這種錯過既不會抹黑餘柏林的形象,也更讓人惋惜。
餘柏林六元及第之後,自然有很多人想要招婿。
這時候惡毒女配婉麗公主的作用就體現了。婉麗公主想要招餘柏林為駙馬,但皇帝陛下肯定不願意。
但其餘女眷不敢得罪婉麗公主,因此餘柏林雖然沒有成為駙馬,但也無人敢向餘柏林提親了。
餘柏林也不在意,隻一心撲在了朝政之上。
這其中一二三四五六七件功績,就按照正史上來了,反正正史寫的很詳細。
對了,在這其中要強調一下餘柏林的幾位知己。
既然紅顏知己被婉麗公主給掐滅了,為了劇情好看,藍顏知己總要多寫幾個吧?
看到這兒,你們肯定要問,德王呢?
正史中記載,為了躲避婉麗公主,餘柏林曾經借住德王府。所以餘柏林理應和德王關係親近才是。
何況餘柏林還為德王畫過好幾次畫像呢,怎麼看都是感情很好的樣子。
楚銘當然也寫了德王。楚銘在皇帝微服私訪的時候,就把德王寫進去了。餘柏林住進德王府,是皇帝的意思。但德王和餘柏林的交際並不深。
因為德王是武將,和文臣餘柏林其實沒有多少共同語言。而德王作為皇帝心腹,忙得要命,每日幾乎都宿在京郊軍營,幾乎不回王府,所以皇帝才讓餘柏林住了進去,這樣德王也不會尷尬。
可以說,在武將之中,德王和餘柏林關係很好,但比起那幾個文人知己,還差得遠,也就是不錯而已。
德王和餘柏林的關係是怎麼變得親密起來的呢?那是餘柏林出任北疆,和德王共事的時候。兩人配合默契,又有生死戰友關係,這才變成好友。
楚銘在北疆之事上大寫特寫,著重描寫了德王對於餘柏林這個年輕文臣的不信任,餘柏林在德王手中吃了不少苦頭。
不過餘柏林最終還是贏得了德王的尊重,並且救下了熊孩子太子,讓太子終於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開始改正錯誤,成為一個好太子。
太子去北疆的時候,慶王封祉漸漸長大,並被周圍人攛掇,起了爭奪儲位的心思。
那時候,德王正在前線征戰,餘柏林和太子坐鎮後方,封祉卻在扯後腿。
當德王大勝得歸的時候,封祉身邊的人開始大肆抨擊德王和餘柏林這兩個太子|黨,於是發生了一二三十五六七件事。
太子最終獲得勝利,封祉幡然醒悟,和太子和好,從此兄弟一心,其利斷金。
這時候南邊又出事了,於是餘柏林和德王又跑南邊去了。
這一段曆史,和正史寫的差不多。楚銘著重描寫了李湘陵和餘柏林配合默契,在南邊官場大殺八方。
至於德王……嗯,德王在練兵啊。
最終餘柏林因為勞苦功高,被賜國姓。
這時候餘柏林仍舊未曾娶妻。
餘柏林直言,他將一切都獻給了暉朝,獻給了華夏,並無半點空隙給予家人。為避免虧待家人,虧待妻子,因此他選擇不婚。
整個劇本結束,電視劇熱播,當期收視率第一,並且電視劇中劇情被曆史學家們大讚靠譜,被許多考據嚴密的曆史同人作者引為描寫暉朝曆史時考據必備資料之一。
嗯,除了封澈咬牙切齒追完了整部電視劇之後趁著楚銘熟睡剃光了他的貓毛之外,一切都挺好。
楚銘:……喵喵喵喵喵?
我的毛啊啊啊啊啊啊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