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佛對望,腳下河水流淌,龍門石窟,這裏遠遠看上去完全就是人間的西方極樂世界,靈仙山上另外一座山的入口‘神域’,那個地方流傳出來的神話太多了,以至於所有人口口相傳之後就有了現在諸佛的樣子,當然這都是人們的想象,聽老王頭說過幾乎沒有人真的知道神域裏麵到底是個什麼樣子的地方,因為人不可能進得去,但凡是進去的神沒有出來的。
在神域門口守門的也隻不過是傳說中的神奴,他們也沒資格進入神域,神域的入口百年才開一回,當然也有特例的時候,飛升有兩種,第一種就有高僧飛升,這種的都是功德圓滿之後自動飛升,多半都是在佛教的方丈圓寂的時候有可能,但也隻是有可能,不是每一個方丈都可以飛升的,這就要看他們的悟性和造化了。
另外一種就是武道天才飛升,但先要達到陸地神仙才有飛升的可能,但他們不是自動飛升,而是強開神域之門,他們是被神域排斥在外的那種人,佛家神仙都喜歡第一種自動飛升的,說白了武道的這種飛升,強開神域之門,是有違天理的,但神仙也沒辦法,他們既然可以強開神域,當然也不能阻止他們進入神域。
自動飛升多是功德圓滿之人可以,大多都是有預兆的,但武道飛升卻是無法預測的,某個人五十年沒有晉升陸地神仙,說不定在一念之間就可以直接晉升,然後就有可能強開神域之門,這都是普通人難以做到的事情,而且上百年不見得能有那麼一兩個天才可以強開神域之門,總武榜第一名的齊武夫就算是一個。
據說阿拉德大陸的齊武夫已經能強行開啟神域之門的武力,但他卻沒有想要飛升的意思,這也是所有人都不清楚到底他有多深的實力,
人們看不到真正神域的情境,但卻可以通過人人口口相傳,描繪出神域的樣子,然後就有了龍門石窟這樣的一個萬佛之地,今日這麼神聖的一個地方卻殺氣重重。
因為要造成一眼看上去就能看到萬佛洞的景象,龍門兩邊的崖壁上極少有樹木,就算是有也多以萬年青為主,所以整個龍門窟在外看上去除了佛洞光禿禿的,如是不知道佛洞裏麵的是佛像,看上去還以為是石棺洞呢。
當年龍門窟建成的時候地靈王帶著王妃來過一次,此後地靈王未曾來過,王妃卻年年都來一趟,所有人都不知道王妃為什麼要來這冰冷的石窟,要想誦經的話佛心寺才是最好的地方,但王妃卻很鍾情這裏,對王妃來說佛心寺太過於熱鬧,那裏已經成了佛心朝拜的重地。
也隻有這剛建成的龍門窟一點人煙都沒有,但卻安靜得很,自從地靈王妃鍾情這裏以後,原本之前在這裏居住的人,因為要建萬佛洞,被迫搬家到離龍門窟不遠的一個村莊,地靈王也給了這些搬遷的百姓們不少銀兩,但因為地靈王妃年年都要來,剛剛住下沒有兩年的百姓們又一次沒了蹤影,幾番打聽之後,原來地靈王把這群百姓又搬遷到了靈城附近。
所幸那位地靈王妃菩薩心腸,每年都要補貼贈予附近搬遷村民一些銀兩,讓百姓們心中都感激不已,傳唱著這位王妃為觀世音在世,雖然她之前也隻是一個戲子,但不妨礙這些年地靈王妃出城所做的善事,慢慢的戲子就變成了人們口中的仙子。
不過地靈王妃一般也隻是去完佛心寺之後才會來龍門石窟,因為佛心寺是地靈王最中意的地方,地靈王妃還不願意讓人以為王妃和地靈王心不合,所以還是年年要先去佛心寺。
今年很明顯佛心寺去得早,龍門窟也來得早,她出城排場一直極小,除了兩名貼身女婢,便隻有一小隊輕裝卸甲的王府侍衛,地靈王多倫這些年治理地靈卓有成效,愛民如子,口碑極好,尤其是經濟高居整個天界之首,加上遠近聞名這位地靈王一心虔誠信奉佛道,因此王妃出城從來不曾聽說有碰到過煩心事。
龍門石窟南北通道,在南邊盡頭的巨佛像兩邊各有一條道可以進入龍門窟,當然都已經修成了官道,由坦途官道岔入一條小道,便是繁茂成林的冬梅林,冬梅林種在巨佛的腳下,要是佛祖真的看到的話,會不會氣的一腳直接給踏平了,地靈王強行讓人在巨佛的腳下種滿了冬梅林,隻為地靈王妃隨時能看到喜歡的梅花。
但王妃來到龍門石窟根本就從未在冬梅林駐足過,想必地靈王要是知道這麼多年來王妃根本就不喜歡梅花的話,一定會氣的自己扇自己幾個大巴掌吧。
王妃以往幾年來龍門窟,千篇一律下車後就讓侍衛遠遠跟著,後者也不敢打擾王妃情致雅趣,加上冬梅樹比人高,起碼能做到讓王妃眼不見心不煩,這一次卻奇怪了,不僅來早了,王妃到了岔路口時仍是沒有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