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4章 容顏,這是一場我們的戰爭(1)(3 / 3)

她說,“哎,反正早知道會是這樣的結果,又能怎麼樣呢。”

她歪頭看容顏,“要不要一起去喝酒啊。”

容顏笑,握著方向盤,看著前方,“怎麼,借酒澆愁啊。”

她說,“很管用的。”

容顏說,“不是說借酒澆愁愁更愁嗎。”

“那是謬論,一個人是借酒澆愁,兩個人一起喝酒互相傾訴,絕對很有用,走吧,別矜持了。”

容顏想了一下,終於鬆口,“好吧,陪你一起。”

晚上兩個人自己在酒吧的卡座裏,喝了一杯又一杯,一碟花生米,一碟小鹹菜就著,她們互相碰酒瓶,然後靠在那裏,一口氣喝下去。

一會兒的功夫,就微微醉了。

容顏起先並不想喝,她說一會兒還要開車,但是李映月勸她,說難得放縱一回,一生難得幾回醉巴拉巴拉的,一定讓她喝,她隻好提前找好了代駕,陪著李映月放縱。

李映月喝著喝著就哭了起來,眼淚好像怎麼也流不完一樣,也不出聲,就是一直那麼流著淚,哭的眼妝完全花在臉上,她還哈哈的笑著,抹了一把,大叫一聲,“真痛快。”

一邊有泡吧的帥哥被驚的回頭看,看到李映月那張怪臉,嚇的都渾身一縮。

她卻不在乎,雙腳搭在桌子上,半躺在座位上,看著容顏,說,“我知道有多少人罵我,我也知道,多少人覺得我自私,覺得我混蛋,禽獸不如,是啊,哪有當媽的這樣的,我是混蛋,我是混球…”

她大口喝了一杯酒,說,“我隻會自己找借口,其實這些是我的錯,我說什麼我一點也不想生,是被逼著生下來的, 這都是給自己找借口。如果當年真堅持不想生,就該早早堅持著,就算偷偷的去,也能的打掉孩子,而不是怪被人強迫,被人逼著,是我傻,是我錯。”

她看著容顏,頂著一張花臉,看起來那麼痛苦,“我跟著陳臻生的時候,才17歲,從學校走出來,跟著他的時候,饑一頓飽一頓,連飯都吃不起,他有工作,可以在工作的地方吃東西,他不知道,我在家每天餓著的感覺,我不敢告訴他,我知道我沒資格抱怨,這些都是我自找的…”

“我在學校也是三好學生,也是重點大學的苗子,也是老師同學都喜歡的好孩子,但是我遇見了陳臻生,我傻兮兮的以為那就是愛情,不管他是不是貧窮,不管他是不是還不成熟,不管他能不能跟我一直走下去,我就義無返顧的跟他在一起了。”

“我跟你說過嗎,我是離家出走的。”

“那天,我一輩子也忘不了那一天,我跟我爸說不想上學後,我爸愁的頭發都白了,我卻隻相信我眼中的狗屁愛情,就死活要跟陳臻生走,不想再上學,我爸氣的把我關起來,不讓我出門,一分錢也不給我,就讓我待在家裏反省,我自己在房間裏想,我不能這麼硬碰硬,我就想了個該死的蠢辦法,我跟我爸說我會繼續上學, 我要好好學習,考上好大學,再去跟陳臻生一起生活。”

“我爸聽了特高興,我這輩子都沒見他那麼高興過,我爸怕我一個人走著上學冷,當時騎著個自行車,大黑天的,頂著大雨,送我去學校,我抱著一大包的東西,他怕我沉,把東西抗在自己的肩上,他那時已經四十幾歲,他身體也不好,他騎車的樣子歪歪扭扭的…”

“他放下我之後,深深的看了我一眼,他笑著跟我說,你好好學,放學我來接你。”

“他那天晚上沒接到我,因為我沒進校門,我看著他走了,就往車站跑去,我就去找陳臻生去了,我邊跑,邊看著他騎車回去的背影,我能看到他艱難的蹬著腳踏車,雙肩都在顫抖的樣子,我一輩子也忘不了他那天的背影,後來多少個晚上,我都能從夢裏看到他那時的背影,我知道我就是個罪人,我就是個混蛋。”

她哽咽出聲,低頭抓著自己的頭發,“後來我知道我媽病了,別人告訴我,我走後,她天天一個人趴在床上哭,她就是因為我,才害了病,我趕回去的時候,我媽因為心髒病,躺在床上不能動,醫生說要馬上手術,但是風險很大,我爸害怕風險堅持不讓我媽手術,隻讓我媽好好養著,他一個人在旁邊端屎端尿,照顧我媽,那個時候我才覺得,我這個不孝女,竟然就把雙親丟在那裏,去追逐什麼狗屁愛情…也是在那天我才決定,我要繼續上學,我要孝順父母,我要讓他們過上好日子,來彌補因為我而造成的這些悲劇,那個孩子沒了我,她一樣能活下去,但是我媽沒了我,她會死的…”

她說,“所謂的愛情,激情過去後就沒了,被現實磨的一丁點也不剩,但是親情,卻因為這一段荒唐的‘愛情’,被我丟在一邊,青春期的叛逆過後,我才忽然覺得,我真的是用我的叛逆,害了我的家庭,也害了所有人,這個時候我必須要選擇,選我的父母,還是那個孩子,而不管選哪一麵,我都會被人職責咒罵,所以就算現在我被罵,也是早就料到的,我不哭,我不能在他們麵前哭,這是我自己選擇的路,就算跪著,我也會走到底!”她喝掉了最後一點啤酒,然後仰頭笑起來。

容顏隻是坐在一邊靜靜的聽著,聽她說完了,她也跟著喝了一口酒。

酒吧的旋轉燈一直在晃著,晃的人眼睛痛,容顏閉了閉眼睛,看著那顏色昏黃的啤酒,她覺得那顏色很漂亮,好像黃昏時候的海水一樣,搖晃著,將人生從起點,晃到終點,從一個極端,晃向另一個極端。

李映月看著容顏,說,“容律師這幾天心情也不好吧。”

容顏挑眉,“你怎麼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