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day-xxx
天氣:晴
其實疫情爆發前不是沒有征兆的,所謂大事將出必有異象。
從去年冬天開始直到今年的這次疫情爆發前,常廈市爆發了幾次人流感和禽流感。
這次疫情爆發,大家都被前幾次大大小小的流感搞麻木了。因為得病的人病情同樣也是體溫升高或者不自然的抽搐,所以大家都把他們當流感病人看待了。
至於咬人的人,他們看上去都是單獨的個例,發病時就和發狂犬病一樣,人們很恐慌,但是也沒過度的去在意。
直到疫情大規模的爆發,人們才把這一係的事情聯係起來看,但為時已晚。
張新異所在的正方中學受到幾次流感的衝擊已經全校停課了好幾回。
身為美術老師的他本來就沒什麼工作,這個學期更是閑得蛋疼。
美術課一般都在上午第四節和下午,所以這大半年,他除了早上開會那天,上午都是十點後才到校。
也不是沒人對他的行為指指點點,隻是校長和他之間有著不可告人的秘密交易,他有恃無恐的。
說起來,校長算是看著他長大的,而且交情匪淺。
在小學的時候,這個校長是他們班的數學老師,那個年頭大學生可是稀缺貨,所以沒多久就調到正方中學搞行政工作,但工作期間還是在方正小學給他們上課。
這種在子弟小學和子弟中學間的調動是很正常的。到他們班畢業時,他直接當上了中學的副校長,現在早就是正校長了。
張新異的工作也是找校長開的後門,一畢業就能弄到個帶編製的崗位,這之間的py交易不用說大家也能明白。
隻是這找校長開後門的人多了去了,為什麼校長“後宮佳麗三千,獨寵他一人”呢?這還是那個秘密交易的事。
張新異屬於職工子弟,這一片他都賊熟悉。從他媽那開始,他們全家在這一片就屬於小能人。
他媽不但人精明還熱心。你要到這裏查個什麼人,去街道找戶籍不如直接找他媽,他媽不但認識的人多,關鍵是大家都認識她。
所以這鄉裏鄉親的有小事就請她幫忙,有大事也要她拿拿主意。
這些年小區的外來人口越來越多,學校的學位也越來越緊張。誰想把孩子從外地轉到這裏來,首先想到的就是找他們家幫忙。
方正小學的校長是他媽的麻友,自然不用多說。這中學的校長以前是自己孩子的小學數學老師,自然也認得的。他媽找這個中學校長磨磨唧唧拐彎抹角的談過幾次才切入正題。
開始弄個學生進去,校長還畏首畏尾的。因為他才當上副校長立足未穩,另外他覺得這是幹了件壞事,挺不好意思的,所以見麵老是說著一些客套話。
每次他媽在中間搭線,讓家長負責請校長吃個飯,席間通過他媽送紅包給校長。然後校長回頭再請她媽吃個飯,再回點禮給她媽。
慢慢地找他媽幫忙弄學位的人越來越多,飯局太多有點吃不過來了。大家也就心照不宣的把這儀式去掉了,隻剩下這送禮回禮的精華部分。
再後來,這一來二去的功夫都省了,他媽直接拿好處費,校長直接收錢辦事。
不過校長那邊還是經常請他媽吃飯,畢竟是財神爺嘛。她媽逢年過節也提點東西去校長那,畢竟還是靠人家發財致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