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升官”不發財(2 / 2)

結果當年校長因為這事給教委批評得,當成典型上了教育局的公報,大家才知道在那遙遠的坑裏有這麼個正方中學。

校長當然知道為什麼每個班這麼多人,這都是他自己和張新異他媽共同努力的結果。為了快速的平息事態,校長在外上上下下的打點,對內馬上決定重新分班。這才出現了有五班的這個年級,這些都是張新異來這學校之前的事了。

張新異來的那一年,他們初一進初二。他們的家長鬧出的事更牛了,一部分家長要求跟國際教育接軌,比如什麼開放式課堂,其實就是要求學生上課時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放學不能有作業,有作業也是什麼觀察動物,參加什麼活動之類的。

最奇葩的是上午9點才上課,下午沒有文化課,都是社團活動。感覺這些家長上學的時候都受夠了學習的苦,想讓自己的子女都解放天性。

也不知道是哪個厲害家長洗的腦,居然有二十幾個家長堅持到了最後。

當年國家提倡教育搞什麼創新改革,他們去找教委又是找關係又是集會,教委可能是想搞搞創新或者是被他們吵煩了,居然同意了。學校在市裏的指導下聯合很多部委搞了個實驗班,請了很多專家來規劃課程,搞了個試點。

這怕是當年本市教育界的一個大新聞了,實驗班的學生主要是培養創新意識,畢業時各科考試成績隻做參考,保證他們考多少分都能進入比較好的高中。

這一下除了原先堅持的二十幾個家長,大家都擠破頭想進這個“國際實驗班”,除了校內的人,其他學校消息靈通的家長也想轉進來。不是因為這個班學的東西有多吸引人,關鍵在於那個進好高中的名額。

這次又把校長和張新異他媽忙壞了,狼多肉少啊,都是衣食父母,誰也不敢得罪。最後要不說張新異他媽是老江湖呢,直接在暗地裏搞了個學位競價,誰報價高誰上。後來張新異家在公園邊買的那套房子有一半就出在這裏。

最後,這個班裏的學生大多數都是家裏有錢的差生。那些家長拚死拚活的圖這個直接進一流高中的機會,也是因為他們家的孩子成績不好,直接參加考試肯定沒戲。

但這三天熱乎勁一過,這教育局對5班也不聞不問了。其他兄弟單位也不接手,估計其他單位當初就是抱著看笑話的心態來的。

那些家長卻沒體會到這其中的波濤暗湧,在外一個勁的誇自家孩子:“我們家那誰讀的學校不是很好,但那個班可是市裏的國際實驗班,全省才這麼一個班呢。”

這一沾“國際”二字,什麼都顯得高端了。而且這個班確確實實是市裏批下來的,所以,這常常能把其他人唬得一愣一愣的,都覺得能上這個班的孩子,那肯定都是人中龍鳳。

就連校長本人在外邊也是毫不避諱的誇五班,一說就是咱那個五班如何如何好,當初哪個專家說過這個五班如何好。

豈不知在校內,這是校長最為頭痛的一件事。

各個領導機關不搭理後,大事小事隻能是校長自己買單。今天買設備,明天換教材,花錢還是小事,請人上課才是關鍵。

所以,我們名不見經傳的中學居然有了三名外教,統一還是金發碧眼的長腿美女。

想當初,我們這學校沒人肯來。招了好一會才有個來自美國的黑人誌願者來上課。

其實人家美國女孩除了皮膚比我們黑,其他都比我們強。那些先進的理念是實實在在衝擊到了這些傳統的老師。

無奈有些個家長搞起了“種族歧視”,這種方麵先接軌國際了。

他們今天說黑人身上有味道,明天說這老師其實是非洲來的難民,後天又說人長得黑不吉利,最要命的是謠傳別人有艾滋病,搞得人家哭哭啼啼跑到廣州領事館去告狀了。

結果人家領事館的做法還是真實很高明,不但不來找麻煩,一邊重新安排黑老師工作,一邊還找來了三個黃毛上課。

看到這些膚白貌美的大長腿,這下這些家長簡直炸了,天天要外教去家裏坐坐,也不知道他們圖什麼。外國人到自己家做客,他媽就覺得自己特別有麵子,能和人家吹幾年。

這崇洋媚外到了頭估計也就他們這樣了。

這三個黃毛被家長捧上了天,自然對張新異他們這些鄉巴佬老師不理不睬的,頂多見麵一個“嗨”就走了,感情多說一句她就算投靠我們大社會主義了。

這個班的內務這三個老師也自然也不管,平時就來上個課,其他都交給本校老師了。

學校方麵安排了本校最有資曆的老教師易老師當班主任,因為易老師教語文很厲害,英語也能交流,這樣才能配合外教教學,也才配得上“國際”這兩個字。

就這麼安安穩穩過了一年多,眼看三班要畢業了,校長慢慢的喜笑顏開了,時不時還哼起了小曲。

這人一高興啊,就會放鬆警惕,放鬆警惕就要出大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