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種“原罪”......
是人類與生俱來、洗脫不掉的“罪行”。
在《聖經》中講:人有兩種罪——“原罪”與“本罪”。
原罪是始祖犯罪所遺留的罪xìng與惡根,本罪是各人今生所犯的罪。
“人”是在罪孽中誕生的,當“人”還在母胎的時候,就已經染上了“罪”。
在裏林看來,“人”之所以被稱之為“人”,正是因為有了“罪”。
裏林傾盡一切知識與能力開發出的原創合成能力“七種罪”,正是他尋求“人xìng”的一次全力嚐試。
“sèyu”......源自於人類的繁殖本能,若世間所有人都是坐懷不亂的柳下惠,清醒寡yù的老校長,人類早已在地球上絕跡。
“暴食”......源自於人類的生存本能,在自然界中,“進食”永遠都是關乎生死的頭等大事,永恒的主題。一切建設與活動,都必須在滿足基本食yù之後才能夠進行。當食物不足時,最終能夠生存的永遠都是最能吃和最會吃的那一個。
“貪婪”......源自於人類的占有本能,對任何美好的事物,任何人類都希望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不被他人染指。無論是俊男美女,金錢,財寶,還是土地,乃至知識。
“懶惰”......源自於人類的休息本能,人類不是機器,更何況就算是機器也需要停機維護的時間,懶惰,不過是人類無法控製這種本能的無節製體現。但無可否認的是,人類之所以要努力地學習,工作,正是為了之後能夠過著更加“懶惰”,更加“舒適”的生活,得到更加充分的休息。
“憤怒”......源自於人類的戰鬥本能。當遇到不甘,不滿,不平,不忿時,隻有通過“憤怒”的戰鬥,宣泄,才能夠將這些負麵情緒消除。
“嫉妒”......源自於人類的競爭本能,人類之所以能夠成為萬物之靈長。正是因為人類擁有“嫉妒”之力。人類嫉妒“飛鳥”,於是就有了飛機,人類“嫉妒”奔馬,於是就有了汽車,人類嫉妒人類,於是,就有了......“文明”與“戰爭”。
......
所以裏林才會這麼認為......“原罪”,正是人xìng的極端之體現,正是他靈魂中一直缺失掉的那一部分。
無論裏林的想法是對是錯,他總之是一直在朝這個方向努力。
通過cāo縱體液的“猩紅密室”。裏林強化了“xìngyu”本能與其中的快樂情調,通過“暴食之口”。裏林懂得了進食的快感與滿足,通過“死怨假麵”,裏林獲得了其他人擁有,而他卻沒有的一些東西。通過“擄掠許可”,裏林占有了其他人的雙手。通過“假rì短工”,裏林擁有了心甘情願為其效命的奴仆......
隻有,最終的第七罪......“傲慢”。這是對於人類來說幾乎毫無用處的一種原罪,對人類的生存、發展與進化也起不到任何積極正麵的作用。在上古神話中,人類不止一次的因為“傲慢”這項罪名而被神明毀滅。亞特蘭蒂斯文明,姆大陸文明,雷姆尼亞文明,巴別塔,索多瑪、蛾摩拉......
無論怎麼去看,這第七種原罪都是毫無用處,可以隨手丟掉的東西,但是裏林卻固執的認為這第七種罪,正是他尋找失落情感的關鍵之所在,正如同其他六種原罪分別由象征肢體的“雙手”、“嘴巴”、“皮膚”、“體液”、“眼睛”、“軀幹”來表示,而最重要的靈魂卻隻能由“傲慢”來象征一樣。不僅如此,裏林還盡一切努力,賦予這第七種罪,賦予“傲慢”最強的力量。為此他甚至不惜將自己的靈魂分割出一部分,作為“傲慢之魂”的“基石”。
最終這一能力究竟會演化成什麼樣子,其實就連裏林自己都不清楚,可以說他隻是冥冥中順應本能而行動,隻是他覺得“應該會變得有趣”而已。
原本因為裏林設定的太高,能力研發困難的緣故,這一“傲慢之魂”也許還需要很久才能夠問世。然而在機緣巧合之下,在裏林的身體徹底失去了靈魂之後,這一以“靈魂”為素材和原點開發出的能力得到了千載難逢的好機會,終於自行演化並完成,甚至還強行占有了原本是屬於裏林的一些東西,比如說他的神聖衣,比如說他的“女人”......
*****************************************************************************************
“裏林!雖然你變強了,但你永遠也不能小瞧揍敵客!”
伊爾迷手中的念氣能量球被他丟出,頓時在‘裏林’身邊炸出了不亞於薔薇爆破的巨大能量風暴。
但是這種程度的攻擊對於黑暗魔君索倫崔兒傾全力打造的,光是製作材料中就摻雜神血,宇宙魔方等神級物品的“神之戰衣”來說......雖然還隻是遺憾的“未完成品”,功能與防禦力還達不到預計的十分之一,但這已經不是簡簡單單的念氣能量攻擊就能夠破壞的了的。這一猛招裏林根本就沒有理睬,泰然自若的承受下來,之後甚至還用非常失望的眼角餘光掃了伊爾迷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