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黑的大殿,楚悼王細細的聽著遠方的戰報,時不時的摸著自己的胡子,一雙虎目滿是殺氣,寬大的白袍散落在位子上,不怒自威。
其下公子繹與公子狂都各有一朝班底,以公子繹為首的乃是屈原、孫叔敖、春申君黃歇一班文臣,主掌朝中政務。
另一邊以公子狂為首披甲持劍,身後為項燕、連尹襄老、孫堅、孫策、周泰、黃蓋以及投靠過來的李密和王伯當。
兄弟二人各有所長,公子繹善政、公子狂善武兩人和睦相處,這幾年楚國也是蒸蒸日上,先是伏平國內異族的叛亂,在是揮兵東進連克吳國一郡十六縣,戰敗越國主力大軍,吞並其宣城等地帶,而且國內兵力多達二十八萬,甲胄精良、極善水戰。
楚悼王細細的聽著項梁的情報,大喜道:“如今韓國是有苦不能說,不知道各位對伐韓,逐鹿中原有什麼看法?”
公子狂笑了笑道:“父王如今我國甲士人人敢戰,隻要父王下令,我等直搗黃龍東入陽翟”
“我兒神勇”楚悼王滿意道,看著默默不語的公子繹道:“繹兒糧草可能跟的上”
“啟稟父王,前幾年我等吞並吳越兩國之地,今年又是豐收之年,糧草自然是不成問題的”公子繹不緊不慢道。
然而孫叔敖卻是有點急了,這幾年公子狂連年征伐,在朝中的勢力已經是如日中天,可以說隻要熊狂願意發動政變是輕而易舉,如果是領兵打仗可能是公子狂更加厲害,可是如果說治國理政,還是公子繹感覺穩妥。
可惜的是公子繹並非嫡出,要不然也不會處處忍讓,不過也不得不說熊繹通過自己的努力,也是達到今天的成就,為人知書達禮禮賢下士,乃是明主之相。
可惜的是楚悼王為了朝政平衡,不願意去過份的打壓,這才造成兩人各掌一方朝局,雖然兩人平時不爭不搶,但是明眼人都看的出來,公子狂更加占優勢,公子繹更加是不爭不搶無為而治。
兩人各有千秋,都乃是一方霸主之相,可惜生不逢時啊。
孫叔敖剛向說話,便見公子繹一個眼神警示,便不在說話。
楚悼王笑了笑道:“熊狂聽令”
“在”
“今封你為征北大元帥,項燕為副帥,發兵八萬會合單雄信兩萬大軍,共十萬大軍給我殺向陽翟”
“末將領命”
“公子澤、周泰、項羽你們三個人負責壓送糧草”
“領命”
對於周泰壓送糧草大家都是非常放心的,但是項羽去!很明顯就是楚悼王有意要培養,所以都沒有反對,其實更重要的是項燕,他在楚國可是二代元老,就連楚悼王也要小心應付。
杞縣
如今能看到的隻有行色匆匆的農夫,城牆上滿是建工,四周的人都來來往往的搬運材料,有時還會出現幾個斥候,每天至少能看見三個斥候。
府城內,吳起看著斥候傳來的情報,便知道楚國這幾天在大規模調兵,同時也暗自慶幸,自從自己來到這裏開始,便開始籌備資金修建城牆,如今城牆加厚三丈,七千士卒也在自己的日夜操練下有了成效。
史書記載,吳起在魏國時訓練的魏武卒以一敵三,乃是一隻悍旅,但是自從吳起離開後魏武卒便一蹶不振。從此退出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