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風雲卷湧,百姓人人自危!各地之間相差不過百裏到處都能看到屍骨殘骸,喊殺聲!悲憫聲更是絡繹不絕。
自從楊廣大敗,項羽本應當軍心盛,可是誰也沒有想到李存勖全軍覆沒,這給項羽極大的打擊,也讓戰敗的楊堅緩過氣來,此刻的項羽和楊堅的對決卻也是終於到了。
琅琊!
今日的天氣倒是明媚了許多,茫茫一片的空地上,逐漸生長發芽的青草,在寒風的吹拂下,左右搖擺,如今雖然是一月份,可是比之前幾個月卻是更加的冷,這股寒風像極了後媽的巴掌,煽打在臉旁上,讓人感覺生疼。
空氣中彌漫著一股子的血腥味,如若在草地上仔細查看,甚至隱隱約約可看見戰船上留下來的殘肢斷臂,項羽和楊堅兩人也是個猛人!寒冷的天氣令得嚴陣以待的士兵連兵器都拿不穩,有頭盔的士兵還好,沒有的耳朵就像是被針紮了一樣。
隋兵之中,楊堅身穿土黃色的重甲,坐在馬車之上,右手拿著寶劍,左手掐著自己的八字胡,楊廣卻是站在馬車身前,一身白色的披風披在身後,頭戴盔甲,虎目注視著項羽的大陣的變動,自從上一次被項羽戰敗,楊廣一直都在苦思冥想,如何才能戰敗項羽,最終楊廣得到一個結論,想要打敗項羽,必須要有一個能征善戰的猛將,前去糾纏項羽,隨後眾人才能騰出手來,收拾那些小兵小蝦。
在楊廣看來,項國的兵馬之所以驍勇善戰,很大一部分是因為項羽的勇武,沒了項羽,其他人還不是任由他們拿捏。
雖然楊廣想到了這個地步,但可惜無法施行,原因很簡單,項王之勇,千古無二,以隋國的武將,怕是無法對抗項羽。
為此楊廣在整頓軍務的這些時間裏,特意集結了三百個勇士,既然單挑不行,那就用人命來填,用人命來拖死項羽。
用正常的思維來看,楊廣這個想法非常正確,但他卻少考慮了一個重要因素,項羽不是一般人。
隋軍左右兩路,又分數十個軍陣,各布在大陣四周,麾下的武將也是不在少數,依此排開,每個武將皆是有一麵旗幟,中央有一道戰鼓,用來通知他們兵馬調動。但楊堅數十年的經營,又有奪取呂城,繳獲的兵械,從而可以組建數十個精銳之師。
楊廣身後卻是有一隻兵馬,黑邊白旗,上麵寫著先登二字,所統帥他的將軍乃是鞠義,先登死士完全是不懼生死的,戰鬥方式也是悍不畏死,所以他們的盔甲乃是輕甲,人手一柄大刀,背後皆是背著滿滿的箭壺,有箭自然是有弓,他們的戰鬥方式,隻有進攻,沒有撤退。
此次大戰楊堅讓太子楊勇留守,帶領楊廣、楊俊、楊秀、楊諒、楊國忠、楊袞、楊時、楊林!楊道源等所有楊氏武將,皆是被楊堅帶領,但是他們所統領的兵馬更是楊堅一手培養的朗中軍,論攻擊力怕是不敵鞠義所率領的先登死士的對手,但如若算上綜合能力來說,卻是高出先登死士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