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娟和她媽心情舒暢了,她們叮囑文學要發奮學習,將來成為國家的優秀人才,來報答學校的培育之恩,學校領導再次表示:“你們放心回家去吧,文學的畢業分配我們會妥善安排的。

今天晚上要坐火車回到邊城去了,學文阿哥也趕來送行。大阿姑準備了一桌菜肴宴請,大爸爸和我姨夫都是四明銀行的職員,解放後才合並到人民銀行的,四明銀行的老板就是我們老家寧波半浦的孫悅夫,他在我們半浦還興辦了洋學堂和慈善事業,使我們子孫後代能夠受到優良的教育,成為國家的優秀人材。”阿哥很有感觸地提起了往事,文娟也感動了,她動情地說道:“我爸爸和寧波伯伯是很要好的,解放後他們一起去支援大西北,可惜我爸爸……”

“阿娟儂勿要說了,阿哥他是知道的。”學文止住了文娟的講述,他不願意文娟重提這樣悲傷的往事,他要讓文娟心情愉快,今天來衡山飯店就是要大家快快樂樂的聚一聚,開開法國西餐的洋犖,阿哥倒是心事重重地說道:“解放後我曾滿腔熱情地去報考軍事幹校,盼望祖國的社會主義事業能夠興旺發達,哪裏會想到遭遇了國家三年困難時期,我們的大哥還不是含冤而死,他被學校開除的時候,我曾專程去甘肅找了學校領導,要了解一下到底是怎麼一回事,總要有個說法吧,那領導竟大發雷霆的辱罵起來……”

阿哥不願意繼續再說下去了,文娟的心靈又一次受到觸動,她深切地理解到三年災難是全國性的,是全中國人民大眾共同的災難。

阿哥又從抽屜裏掏出一包杭州小核桃來要文娟嚐嚐,他轉換了話題,輕鬆愉快地說道:“杭州是天堂,阿拉寧波也是風水寶地,寧波人有很優良的傳統習慣,尤其是朋友之間真誠相待的傳統,希望你們在遙遠的邊城,能夠將這種優良的傳統習慣發揚下去。”

“在家靠父母,出門靠大家一起下樓來到餐廳,發現隻有中餐供應,阿哥問飯店師傅怎麼沒有西餐呢?師傅說沒有原料來做,阿哥便對文娟說道:“我們還是到紅房子西餐館去吧,那裏的西餐是很有名氣的,我們今天就是要開開洋犖去。”

文娟連忙說道:“阿哥,洋犖我早已開過了,當年我爸爸和寧波伯伯一起去支援大西北,我們兩家人一起去紅房子西餐館聚餐,至今我還記憶猶新,阿哥,我們還是在這裏吃中餐好了。”

學文聽見文娟又提起傷心的往事,也勸阿哥不要到紅房子去了,還是在這裏吃中餐吧。其實這裏的中餐菜肴的花色品種還是很多的,雞鴨魚肉蛋樣樣都有,還有法國原裝的葡萄灑。於是大家坐下來了,點了好些樣菜肴和一瓶葡萄灑,文娟站起來舉杯感謝阿哥的盛情款待,並且熱情地盼望阿哥有機會來到邊城,阿拉用很有名氣的過橋米線來招待阿哥。阿哥也站起來表示真誠的感謝,並且說邊城交通太閉塞了,你們是完全有機會到首都北京來的,到時候我們到前門聚德記烤鴨店再相聚。

這一頓午餐大家吃得很開心,學文和文娟都還沒有到過首都北京,他倆都盼望著能夠早日上北京,去到天安門前留個影,再去遊覽北京的名勝古跡,所以文娟表示一定要到北京去。

沒有不散的宴席,臨別時阿哥還為沒有吃上西餐表示歉意,再一次盛情地邀請文娟到北京來,請她吃西餐和烤鴨。

愉快地和阿哥告別時,阿哥又拿出一包杭州小核桃給文娟,說是帶回去給你媽媽和弟弟嚐嚐的。文娟再三表示感謝。

學文和文娟離開了衡山飯店,沿著衡山路朝北走,學文說今天我們去逛南京路吧,文娟點頭表示同意,並且說道:“阿哥能在錢學森領導的單位裏搞科研真是難得和。”

“阿哥完全靠自己發奮學習,考高中時幾千名考生中取得第二名,上大學是保送進去的,隻可惜沒有機會出國留學深造。”學文遺憾地說道,他心裏總是為阿哥惋惜。

文娟又說道:“阿鄉,從今以後阿拉就叫儂小阿哥好伐。”學文高興地笑起來了。

已經到了初夏時節,天氣漸漸暖和起來了,上海馬路上的男女青年大多穿上了白色的確良短袖襯衣,中午的太陽曬得使人感到熱乎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