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徐偉倫的改變(1 / 2)

太後的拒絕完全在皇上的意料之中,她的擔心他也知道,但這也阻止不了他所做的決定!而且經曆了那麼多都沒能讓他死去,他相信這次也一樣。

“母後,兒臣很清楚自己的想法,也很清楚自己現在在做什麼。現在的兒臣不僅是母後唯一的兒子,更是兩個皇子的父親,還是天下百姓的依靠。”

皇上承諾:“請相信兒臣,兒臣絕不會隨便扔下所有這些珍貴的人不管,讓自己先離開。這種不負責任的表現,兒臣永遠都不會做。”

太後搖頭:“為什麼?為什麼一定要想起來?現在皇兒的生活不好嗎?為什麼還要去追逐已經成為過去的記憶?”她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冒這麼大的風險。

“兒臣想如果父皇忘了母後,也會拚命讓自己想起來,不惜付出生命的代價。因為那段記憶是生命裏最重要的東西,一旦失去,生活就會變的枯燥乏味。也許這就是有其父必有其子!”

聽了皇上的話,太後竟無言以對……先皇確實也為她做盡了一切傻事,甚至威脅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這就是父子嗎?飾朝的曆代皇帝都是這麼癡情,這麼專一?

她不知道,但她見證了丈夫和兒子的種種癡情行為之後就相信了,也許這就是他們的本性被傳承了下來。

最後,太後隻能歎息:“既然哀家阻止不了你,那麼答應哀家,你會好起來!哀家隻剩下你這個孩子了,不要再扔下哀家一個人。”語氣近乎哀求,她再也承受不了失去的痛苦。

“兒臣答應您,不會輕易地離開。”

說服了太後,皇上又來到徐偉倫的寢宮,經過那麼六年的成長,他的改變不僅隻是體現在身高和外觀,而且變的更加成熟穩重。但是笑容卻從他臉上消失殆盡,變的不愛笑,不愛跟別人說話,就連對著皇上也不再撒嬌,不再粘人,說話間多了份與他年齡不符的冷漠。

這樣的改變讓皇上疑惑不解,不知道徐偉倫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改。他問過,也從旁敲擊過,但徐偉倫並沒有多說,仿佛這樣的改變隻是理所當然。

然而除了皇上,趙俊熙,太後和鄭森都知道徐偉倫的改變是因為林瑤兒的離開和皇上的失憶。他把她的離開都歸結為皇上的錯,所以這些年對皇上已經沒了從前的親密和愛戴,對待皇上如同對待不認識的陌生人一樣冷漠。

相反,對待趙俊熙還是猶如對待尊師一樣尊重。他們聊天,他們習武,他們學習,像師生卻又更像朋友。趙俊熙的話他都聽,但一說到皇上和林瑤兒之間的誤會,他就不再說話,再次恢複原來的冷漠。漸漸的,趙俊熙也不再提起,也許這件事隻有林瑤兒來說才能解開他的心結。

皇上來到東宮,徐偉倫正在習武,皇上默默地看著,沒有驚擾。不得不說趙俊熙是一個很有天賦,很有責任的太傅。也不得不說徐偉倫是一個很有上進心的孩子,他的武功一天比一天進步,劍術也在慢慢成熟,不多久大概就該被趕超了吧。

等他停下來後,皇上邊鼓掌邊走過去,笑著說:“果然不錯,你的劍術越來越厲害了,不出幾年該超越俊熙了。”

徐偉倫對於他的誇獎並沒有展現出特別的高興或不高興,對於他的出現也沒有表現出驚訝,有的隻是冷靜,冷靜和冷靜。

冷靜地走到他麵前,冷靜地行禮,冷靜地開口。他的一切動作都特別冷靜,倒顯得有些冷漠。皇上歎息,這已經在他的意料之中,也不知該怎麼辦才好。

皇上說:“我們父子倆已經很久沒有聊過了,走吧,跟朕進去聊聊?”

徐偉倫沒有說話,但是腳步已經跟著動了。確實,連他自己都不知道他們已經多久沒好好聊過了,好像從他知道所有事情之後,又好像是更早的時候,不記得了。現在才要聊聊,如今都不知該說什麼。

“最近學習的怎樣?”

“一如既往,太傅教給兒臣什麼,兒臣就會學習。感謝父皇有意把兒臣培養成太子,兒臣一定會竭盡所能。”徐偉倫第一次這麼直接地引出太子這個話題。

其實他並不想當太子,更不想當未來的國君。從一開始知道皇上有這個決定之後,他的內心就是拒絕的,隻是一直沒有說起。他一直想把這個位置讓給皇上和林瑤兒的親生兒子。

雖然皇上不是他的親生父親,雖然這片江山原本就是他親生父親的,皇上這麼做隻是想把先皇正統的血脈流傳下去。但是先皇和皇上是親兄弟,皇上對他又如同親生兒子,皇位不管給了誰都是一家人,沒有爭奪這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