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死!”冉一夜抬頭看了看天上的慘白的月亮,狠狠地罵了一句。
他已經在這個地方連續搜索了一個多星期了,這些天,他基本上沒有睡過一個囫圇覺,每天的主食都是礦泉水和幹硬的壓縮餅幹。
“如果有個人,哪怕是個啞巴能在我身邊也好。”他真想找個人說說話,然而他知道在此情此境中,這根本是一種奢望,雖然這裏距西峽縣城隻有六公裏,距最近的國道隻有2公裏,而且寺山國家森林公園、灌河遊覽區、橡膠壩等風景區都近在眼前。
他是一個致力於動物研究的科學家,2010年,即以21歲的年齡獲得了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生物學博士學位,並於當年走遍了美國的馬薩諸塞、紐約和佛蒙特州,康涅狄格、新罕布什爾、新澤西、賓夕法尼亞等地方,研究並解決了泛濫於這些地區的蝙蝠瘟疫——“白鼻綜合征”。得這種疫症的蝙蝠鼻子周圍,還有耳朵、翅膀以及其他暴露的皮膚上麵都有著白色真菌,類似糖霜。繼而使蝙蝠的免疫力下降,生物鍾顛倒,皮膚潰爛,直到衰弱死亡。據不完全統計,那場瘟疫至少使3000多萬隻蝙蝠死去,被科學家認為是北美有史以來最慘重的野生動物衰退事件。如果不及時阻止,蝙蝠還將繼續成群地消失,不到五年之內整個種群就將完全滅絕。其中通過對馬薩諸塞、紐約、佛蒙特20多個蝙蝠過冬地點的監控發現,它們的數目從486260隻下降到26950隻———平均減少94.5%。引用動物保護遺傳學家提姆?金的一句話:“如同末日之前的預兆,我們正處於一種環境災難的前期,然而在最後一刻到來前,每個人都當竭盡全力。”當提姆?金在新聞專題節目中露麵並作如是說時,還沒有從2009年時盛傳的“2012世界末日說”中走出的人類再度陷入恐惶之中。冉一夜經過對那些地區受那種莫名其妙的怪病折磨的六種蝙蝠,尤其是小褐蝠的研究,找出了導致蝙蝠免疫力下降的根本原因。據說,美國因之關閉了33個州境內將近2000個岩穴和礦井,以及十多個州的核能源基地,冉一夜也因之被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十多所院校授予了榮譽教授的稱號。
2011年6月,他拒絕了美國生物科學研究院的竭力邀請,毅然回國,他認為,與美國相比,中國,或者說中國的動物們更需要他的幫助。可是,他沒有想到的是,當他滿腔熱情地回到祖國的懷抱,並成為中國科學院最年輕的院士後,每天除了喝茶看報之外,仿佛不再有任何實際的工作需要他做了。而這一次,當他聽到南陽西峽驚現一種白色的巨蝠,個頭足有老鷹那麼大時,他再也坐不住了,於是乎便借著一次小小的感冒來了個小病大養,獨自溜到了這裏。然而已經過了一個多星期了,他日夜在這片地區巡視,卻絲毫沒有發現那種蝙蝠的影子。
據說最先目睹這隻大白蝠的是62歲的樊文達老人,他就是西峽縣五裏橋鄉白溝村村民。
那隻蝙蝠就居住在村東半山腰的蝙蝠洞中,在樊文達老人的記憶中,那裏本來隻是一座很普通的山,老早前與其他的山沒什麼兩樣,隻是樹長得稍微密一些而已。好像是在1958年左右,生產隊的一個社員在那個山坡上放羊,幾隻山羊莫名其妙地叫了一聲,便不見影子,取而代之的是半山腰出現了一個直徑兩米多的洞口,那個社員往裏一望,黑乎乎地看不見底,於是便回去喊了幾個膽大的青年,拿了幾卷繩子一同前來找羊……洞不是很深,約莫放了兩卷繩的光景,便見了底。由於沒有見著羊,那幾個青年便放了個潑膽摸向洞的深處,之後,便再也沒有了回音。那天之後的每個黃昏,一個又一個深秘的魅影從洞中忽閃而出,猶如一隻隻夜行的大鳥,幽靈般地劃過村莊,飛向黑暗的深處……後來有人在50公裏以外的淅川縣發現了那幾隻失蹤的羊和青年,他們和它們無一不是全身失血而亡。後來,人們知道那種幽靈有個名字叫蝙蝠,據說是老鼠吃了鹽變成的。從此以後,這個蝙蝠洞便成了當地人的禁地,每逢孩子們夜晚哭鬧時,人們總如是說:“再哭,把你扔到蝙蝠洞裏去!”孩子們的哭聲便戛然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