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麗建國時間不長,乃是扶餘王子高朱蒙因與其他王子政見不合,受到排擠,跑到卒本扶餘之地,建立句麗國,因國主姓高故稱高句麗。其地多山,民風剽悍,以漢人、扶餘人、和澻貊人組成。高句麗地近遼東玄菟兩郡,時常抄掠邊地。
劉澤一夜好睡,第二天竟然睡到了日上三竿,弄得郡守府等著奏事的屬吏們麵麵相覷,郡守這可是破天荒的第一次沒按時上班。等到劉澤揉著眼睛來到府衙,看到一大幫人,不好意思的笑道:“昨夜失眠,睡得晚,讓各位久等了。”郡守的理由很充足,屬吏們怎敢說不是。劉澤看著眼前的一大堆公文,頭由清醒漸漸昏沉。看著屬吏們說道:“各位放下公文,回曹理事,我慢慢處理。”戲誌才在旁說道:“明公,事不過日,還是趕快處理完的好。”劉澤笑道:“誌才啊,這些公文你先批閱,小事你自己做主就行,大事一起商議。”戲誌才翻了個白眼,自己手裏的公文比遞到這兒的多了三倍不止啊,於是說道:“明公,屬下手頭公文堆積如山,實在脫不開身啊。”劉澤笑道:“何必事事躬親?誌才啊,你得多配幾個副手,看把你累的,小臉蠟黃了。”戲誌才小心謹慎,說道:“放在別人手裏,心內不安。”“哈哈,誌才多慮了,學會放權,讓手下人積極主動工作,你是做大事的,許多事情等著你去決斷,不要計較微末枝葉。”戲誌才一聽,也是啊,轉身安排自己手下幾個人去了。
劉澤看著戲誌才抱著公文離去,坐在大堂上,翹起二郎腿,手指頭無節奏的點擊著案板,想起昨晚的思慮,心裏琢磨著,怎麼辦才好呢?
郭嘉小跑著來到堂上,對劉澤說道:“明公,研製曹研製出了硬弩,體積小,重量輕,可射二百四十步遠。”劉澤大喜,說道:“奉孝功不可沒,傳令軍器營抓緊製造。”郭嘉難得的臉紅了,說道:“非嘉之力也,研製曹近來一位國手,姓黃名承彥,精於機關製造之術,多有奇思妙想。”什麼?黃承彥?小亮亮的老嶽父,不是在襄陽嗎?怎麼跑到遼東來了,這路途可不是一般的遠啊。是不是那個黃承彥呢?黃承彥可是荊州世家大族,在當地影響力不是一般。劉澤說道:“哦,如此大才,一定要見上一見。”“嘿嘿,據那黃承彥所說,聽聞遼東劉郡守到任後,多出精妙之物,見獵心喜,巴巴的從襄陽趕到遼東來了。”“這黃承彥從襄陽而來?”劉澤心裏暗喜,又確認了一下。“是啊,荊州四大族,蔡蒯龐黃,黃承彥正是黃家的人。還有一事,那黃承彥之女,年方六歲,聰明伶俐,機變百出。”黃月英才六歲,小亮亮也差不多吧。那劉備得到諸葛亮的時候,豈不是快五十了。劉澤暗想,看來許多大才正處於發育期啊,利用好眼前的吧。“奉孝,與黃承彥先生一起飲酒如何?”郭嘉舔了舔嘴唇,笑道:“固所願也,不敢請耳。”
劉澤看著郭嘉淫蕩的樣子,說道:“奉孝,如今遼東人口日眾,兵馬漸增,一旦朝廷供給短缺,二十萬兵馬堪憂。”郭嘉點頭說道:“明公所慮甚是,何不?”郭嘉用手指點著高句麗和澻貊兩地,劉澤笑道:“奉孝之言正合我意,不過這兒和這兒,是不是也?”劉澤攥了一下拳頭。郭嘉笑道:“其地十倍於遼東也,明公過貪。”“奉孝覺得可有把握?”“此時難說,應早派細作,探明情況,再作打算。”“奉孝,你抽身出來,專門負責此時如何?”“如此宏圖,嘉敢不從命乎?”哈哈哈,二人一陣狂笑。
黃承彥帶著六歲的女兒參加了宴席,對待如此大才,劉澤不敢托大,在自己家中宴請了黃承彥。蔡文姬出麵作陪。看著黃發黑膚的黃月英,劉澤感慨,這丫頭怎麼有胡人的血統啊?難道老黃的老婆是異族人?初次見麵,怎麼好意思打聽。黃承彥看著眼前這個翩翩少年,不由得感慨萬分,如此年輕,獨當一麵,名聲鵲起,盛名之下無虛士也。對於劉澤的示好,記在心裏。看著客廳牆上掛滿了字畫,黃月英小兒心性,嘰嘰喳喳,和蔡文姬說個沒完,指著牆上的字畫問蔡文姬:“這些詩畫都是出自夫人之手嗎?”“不全是,一部分我為之,一部分出於夫君之手。”“聽說你那個夫君好厲害,殺得烏桓人屁滾尿流,黃巾軍抱頭鼠竄,你不怕他嗎?”黃承彥聽到女兒把屁滾尿流都用上了,自己詩書傳家,羞慚不已,斥道:“碩兒,休得胡說八道,蔡夫人乃是蔡大家之女,博聞多識,你要好好請教才是。”蔡文姬笑道:“黃叔叔言重了,月英天真淳樸,伶俐無雙,文姬打心裏喜愛這個小妹妹。”黃月英見蔡文姬護著自己,對老黃做了個鬼臉,又繼續喋喋不休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