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澤暗想,你有陳琳,我還有王粲呢,於是找來王粲,起草檄文,大略如下:
袁紹本初者,本四世三公之後人,世受國恩。高祖安,為大漢司徒;安之子敞,為漢司空;安孫袁湯,為漢司空、司徒、太尉;紹父袁逢,為漢司空;族叔袁隗,為漢太尉。紹本庶出,過繼袁成。
袁紹少時,頑劣不堪,遊戲洛陽,迷戀青樓,與嫡子爭位,故被出。及其長,依附大將軍何進,謀誅宦官,見識不明,累大將軍何進死。青瑣門外,奮匹夫之怒,不問是非,盡誅宮侍,致天子顛簸流離,董賊入京。董卓逆天,行廢立之事,袁紹及袁隗竟無一言,董卓一怒,倉皇離京,困窘渤海。如此四世三公之後,上不能佐天子,下不能安黎庶,隻知明哲保身,惜天下英雄以為救世之主也,妄教人笑斷肝腸。
諸侯圍洛陽,救天子,紹雖為盟主,然隻知置酒高會,不思進取。我主劉吉州,武烈鷹揚,與孟德公直逼董賊,相戰於函穀關下。袁紹入洛城,竟示以頑玉,不臣之心,昭然若揭矣。
長安亂,天子駕臨安邑,我主不遠萬裏奔波,輔助天子,正位洛陽,蒙我皇厚愛,以皇叔稱之,此事天下盡知也。豈料袁紹狼子野心,以數萬兵馬,圍攻我主劉吉州於洛陽城內,幸天佑善人,我主以區區五百銳卒,連施妙計,闖出洛陽,曆盡艱險,得回長安。白檀城外,袁紹又施毒計,妄圖襲殺我主,賴蒼天眷顧,將士用命,袁紹損兵折將,陰謀敗露。
天子在都,令不出宮門;袁紹上淩天子,下威百官,政事皆決於袁府。袁紹洋洋自得,嚐謂雖不得天子位,然行天子事也。
試問天下,有如此不仁不義,不忠不孝,厚顏無恥,喪盡天良之無恥匹夫乎?
我主劉吉州,倡大義於天下,剪除袁紹逆臣賊子,以正我皇大位。助袁紹為惡者,宜早思退路,勿暴麵目於天下人前。
特傳檄天下,使共知之。
劉澤看後,拍案說好。
曹操接到袁紹勤王的詔令,不屑一顧的扔到一邊,程昱說道:“袁本初假天子號令,明公當三思後行。”曹操說道:“仲德可知,袁紹追殺潤東,無所不用其極,聞之令人發指。”程昱道:“然則袁紹以天子之名,當有所行動。”曹操不耐煩的說道:“通知曹洪,帶領三千人馬,慢慢向冀州行進。”
劉備看到勤王詔書,樂壞了,立馬整頓兵馬就要出征,孫乾說道:“主公且慢,呂奉先屯兵蕭縣,袁公路蠢蠢欲動,大軍離境,後方難安,請明公三思。”劉備一愣正,暗道:是啊,公佑說的對啊,自己急著找劉澤報仇了,咋忘了這茬了呢?劉備收回思緒,對孫乾說道:“公佑有何妙計?”孫乾說道:“呂奉先有兵三萬,主公何不資助糧草,令其出兵。”劉備拍著孫乾的肩膀,連連說道:“公佑真吾子房也。”
袁術接到詔書,對袁紹破口大罵,“袁紹庶子,自居大將軍之位,竟無一職封我,劉潤東攻幽州,越快越好,逼死這個庶子。”袁胤聽得頭都大了,自家人的事,幹嘛非得在別人麵前罵出來,這個族叔,真讓人頭疼啊。袁紹雖然庶出,可是比這個嫡出的族叔名聲好多了,袁胤看著袁術,小心說道:“大將軍被劉潤東攻擊,所謂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如果...如果大將軍失勢,淮南獨木難支。”李豐在旁也說道:“袁胤將軍,言之有理。明公應派兵北上,與大將軍相互扶持。”袁術眼珠轉了轉,說道:“呂奉先在豫州不得誌,手下能戰之兵頗多,若我們聯軍出擊,是不是?”李豐說道:“此計大妙,明公速速行之。”袁術眯著三角眼,對李豐說道:“李豐辛苦一趟如何?”李豐欣然領命。
袁紹以審配、袁尚留守洛陽,顏良為主將,麾下朱靈、蔣奇、王摩、夏詔,統兵五萬,鎮守洛陽城及周圍。自帥大將鞠義、淳於瓊,副將馬延、焦觸、呂曠、高翔等,大軍二十餘萬,北上薊縣。薊縣守將正是袁紹的大兒子袁譚,此刻站在城頭上,看著城外二十餘萬吉州大軍,嚇得幾乎尿失禁了。
劉澤聞聽袁紹二十餘萬大軍北上,坐不住了,決定親自出征。戲誌才,郭嘉、魯肅勸阻,劉澤不聽。無奈之下,郭嘉陪同,劉澤率領史阿、許褚、典韋,親衛兵五千人馬,踏上了西去薊縣的征途。
劉澤五千人馬行軍速度自然比袁紹快多了,來到薊縣城外的時候,關羽等人已經組織了數次攻城,但是均無結果。
劉澤看著地圖,問郭嘉道:“薊縣難下,袁紹大軍又來,何計破之?”郭嘉皺眉思索半晌說道:“袁紹大軍,糧草輜重,所費頗多,何不相持時日?斷其後路,糧草一失,軍心必亂。”劉澤問關羽道:“袁軍先鋒,已到何處?”關羽說道:“已入涿郡。”劉澤說道:“奉孝,圍城打援,可否?”郭嘉搖了搖頭,說道:“薊縣周圍,水道密布,小範圍阻擊可,以大軍征戰,實難不被發現。”張郃說道:“明公,我有一計,不知是否可行?”劉澤道:“儁乂快講。”張郃手指點在樂安,劉澤、郭嘉眼睛頓時一亮,張郃說道:“青州子義,有軍十餘萬,明公何不令子義將軍乘船泛海,秘密潛入渤海,過漳水、滹沱河,伺機燒毀袁軍糧草。”劉澤目視郭嘉,郭嘉拍案說道:“儁乂好高明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