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袁紹登基(1 / 2)

清理完了洛陽城內的親皇派,許攸、郭圖凶相畢露,與逢紀三人開始逼宮,漢獻帝這個小皇帝在無人的地方嚎啕大哭,大漢傳到這兒就終止了嗎?

審配還算理智,勸說袁紹道:“明公,如今天下群雄並起,劉姓者,吉州、荊州、益州、豫州也,漢帝禪位,必群起相攻,明公奈何欲置身火中也?”袁紹被審配這個首席謀士潑了盆水,火苗更大了,眼看許攸等人就要成功,你這個首席謀士,卻來阻攔,哼哼,審正南啊審正南,老子平日待你不薄啊,關鍵時候你怎麼會打壩子呢?袁紹冷冷看著審配,審配從主公眼裏看到了怒火,看到了滿腔殺意,登時心涼了半截,扣頭倒地,哀聲說道:“正南年高,請明公恩準,退隱鄉野。”袁紹知道審配的本事,這個出身上計吏的家夥,以性情剛烈著稱,與公孫瓚一戰,審配是出了大力的,如今以辭官退隱要挾自己,這讓袁紹更不爽了,“正南方到知天命之年,正欲借助久矣,為何歸隱?”審配吞聲說道:“此心已亂,難以為明公盡力也。”袁紹揮揮手,審配佝僂著身子退出了袁紹的大將軍府。

漢獻帝兩眼紅腫的坐在朝堂上,無助的看著許攸、郭圖喋喋不休,心灰暗到了極點,郭圖見皇帝如在夢中,提刀架在守宮令的脖子上,喝令擬寫禪位詔書。這個守宮令不是強項令,感覺到刀鋒的寒意,不由得兩股戰戰,點頭答應。不一會一封完美的禪位詔書寫好了,郭圖很滿意,拿過皇帝玉璽,蓋在詔書上。

袁紹擺香案跪地接旨,上書三辭,詔令不允。於是袁紹和手下商量了一個好日子,十一月初九日,準備登基。

袁紹登基,首先想到的是請誰來觀禮,第一個當然是自家兄弟袁術;曹操曹孟德請不請呢?劉姓家族的諸侯呢?孫權豎子呢?袁紹想到這兒有點頭疼了,命人叫來許攸、郭圖、逢紀等人商量。

審配留戀的看了一眼洛陽城,坐上馬車,慢慢駛入了曠野。田豫的家人本來都在幽州,劉澤下幽州,家人的家書報一切平安。袁紹登基,這是作死的節奏啊,田豫想起劉澤說過的話,暗恨自己怎麼瞎了眼,跟著袁紹這個家夥混,猶豫再三,脫下軍裝,化妝成平民的樣子,單騎離開了洛陽。

許攸見到袁紹詢問觀禮人員,開口說道:“明公當先立太子,以安人心。”袁紹一拍大腿,嘿,怎麼把這茬忘了,遂問道:“我有三子,諸位以為該當如何?”郭圖說道:“立嫡立長,當以長子為佳。”許攸說道:“此乃明公家事也,攸不敢妄言。”袁紹看著兩個急先鋒,笑著說道:“顯思性情急躁,不恤士卒,恐難服眾。”郭圖暗道:壞了、壞了,還是許攸這小子圓滑啊。怎麼補救呢?郭圖心思急轉。

袁紹慢悠悠接著說道:“老二顯奕,略顯平庸;老三顯甫聰明伶俐,富有勇力,吾深愛之。”逢紀說道:“明公,立太子,非小事也,應深思熟慮。否,恐家室難安。”袁紹點了點頭,說道:“退與族人共議之。”接下來商議邀請觀禮的人員,很快確定了名單。隻不過,袁紹單相思的做法,很快就被打了臉。

十一月到了,觀禮的人員沒來,一篇篇檄文卻到了,把袁紹罵的狗血淋頭。

十一月初九,漢獻帝行屍走肉般被人架上受禪台,木訥的看著洋洋得意的袁紹,等許攸宣讀完禪位詔書,然後把象征天子權利的玉璽遞到袁紹手中。漢獻帝忽然覺得玉璽與自己常用的不同,心中微微錯愕了下,就被人挾持著走下了受禪台。

袁紹登基踐祚,做上了皇帝,終於圓了夢想。改國號曰魏,以應讖語,“代漢者,當塗高”也。改元瑞豐,昭告天下。大肆封賞功臣,建宗廟,立社稷,忙得不可開交。太子欽定了袁尚,把袁譚惱的不輕。袁紹把袁譚遠遠的支開,到鄴城上任去了。

劉澤雖然沒有接到袁紹的邀請書,但是對袁紹的一舉一動還是知道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在幽州穩定後,揮兵南下,開始了爭奪冀州之戰。

曹操接到好友袁紹的邀請書,氣的破口大罵,袁紹豎子,死期至矣。集結重兵,以虎豹騎為先鋒,屯兵酸棗,開始進攻原武、陽武、中牟三縣。

劉備關鍵時候在屬下麵前表演了一把,痛哭流涕,大罵袁紹賊子,立刻以呂布為先鋒,出兵新鄭。

劉表坐不住了,心思亂轉,一方麵以文聘為將,屯重兵於宛城;一方麵考慮著,自己是不是打出大漢旗號,登基為帝。

賈詡授意下,黃忠、張遼聯手,準備攻占洛陽黃河以北的土地。

袁紹這個皇帝當得,一日三驚,各地的急報紛至遝來,洛陽大街上,奔馳的都是送信士卒的身影。

袁譚在鄴城每日裏暗暗罵自己的老子,袁尚才多大年紀,你就立他為太子?我這些年來東征西討,立下了莫大功勞,你難道瞎了眼沒看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