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失魂(1 / 2)

隨著朱靈的投順,冀州全境落入燕軍手中。雖然冀州屢經戰亂,人口還是極多的,安撫百姓,製止小規模的騷亂,也是讓劉澤等人頭疼不已。

穩定了幾個月,天氣漸涼,劉澤以劉曄為冀州刺史,率十五萬大軍入河內郡,來到河陽,準備渡過河水,攻占小平津關後,攻打洛陽。

函穀、伊闕、廣成、大穀、轘轅、旋門、孟津、小平津八關,控扼洛陽周邊險要,使洛陽成為進可攻退可守之地。函穀關目前掌控在賈詡手中,劉澤與郭嘉商議後,決定對洛陽兩路夾攻,賈詡、黃忠入函穀,據穀城,威脅洛陽西麵;劉澤軍攻下小平津關後,據平縣,威脅洛陽北麵。

賈詡決定先出函穀,占領穀城,分兵助劉澤奪取小平津,加快大軍入關進程。

小平津渡口地域狹小,不利於大軍作戰,劉澤以魏延為先鋒,渡過河水,建立灘頭陣地,然後攻打小平津關,試探虛實。

秋後的河水,相對平穩,小平津的守軍,在河水岸邊建立了陣地。魏延在大船上看著袁軍陣地,輕蔑的笑了。

小平津守將何茂,站在關城上,看著燕軍高大的戰船,眉頭緊皺,自己派出一千士卒,試圖阻止燕軍登岸,不知道能否成功。

大船靠不到岸邊的,距離岸邊十多丈遠的時候,已經觸底。魏延令水軍放下小船,準備上岸。袁軍士卒躲在以麻包壘成的垛牆後,開始放箭。

大船上的床子弩,填裝好鐵矢,對準了岸上的袁軍。在魏延的大聲喝令下,帶著尖銳的嘯聲,直撲袁軍陣地。麻包夠厚,不少鐵矢插在上麵,不能建功。魏延見小船已經放下,令盾牌兵在前,弓箭手在後,緩緩向岸邊劃去。

袁軍的箭矢越發的密集起來,不時有燕軍中箭,隻要沒有射中要害,一個個士兵強忍著,不發出一點聲音。魏延見弓箭兵拉的弓滿,喝令放箭。箭支越過麻包牆垛,拋射入袁軍陣內,引發一陣騷亂。

大船上的拋石車也開始把石塊向袁軍陣地內傾瀉。袁軍悲催了,不少士卒僥幸躲避開箭支,卻被翻滾的石頭碰了個正著,哀嚎聲充斥著袁軍陣地。何茂見一千弓箭手不到三刻死傷過半,知道再硬挺下去,恐怕一千人手全部折在河水岸邊了,隻好鳴金收兵。

五千士卒順利上岸,趁勢向小平津關撲去。

魏延以一千重甲兵開始攻擊。雲梯搭上關牆後,在弓箭兵的掩護下,重甲兵開始攀爬。

身上的重甲有效保護了士卒的身體,重甲兵手中的盾牌遮擋著臉部,對如飛蝗的箭支,根本不屑一顧。何茂以檑木滾石衝撞雲梯上的士卒。這下重甲兵沒招了,笨重的鎧甲使士卒的靈活大打折扣,麵對從天而落的檑木滾石,除了挨砸,沒得選擇。好在魏延隻是試探,見重甲兵稍有折損,趕快收兵。

河水的岸邊想要紮營立寨,實在是難上加難。光禿禿的岸邊除了黃沙還是黃沙,看來何茂的經驗還是值得借鑒的,魏延決定先用麻包裝土,組成圍牆,讓自己的五千人馬有個休息的地方。

黃忠的五萬大軍,靠著拋石車、木樓,強行攻破了穀城,有了落腳點。

袁紹端坐在龍椅上,感到憋屈。自始皇帝開始,恐怕自己這個皇帝的地盤是最小的,僅僅一個城池。看看下邊立著的人,稀稀落落,該跑的都跑了。

袁紹歎了口氣,沉聲說道:“黃忠已占穀城,劉澤欲取小平津,如何拒敵?眾卿可有高見。”

審配作為丞相,首先說道:“皇上,黃忠占穀城,若分兵小平津,劉澤大軍即到洛陽。臣建議皇上出兵穀城,將黃忠匹夫趕出函穀,然後以大軍屯住函穀關下,防止賈詡再次東下。”

司空許攸說道:“皇上,小平津守將何茂,兵力不足,臣建議速派援軍,阻止劉澤過關。”

一個想收回穀城,一個讓派出援兵,洛陽怎麼守?洛陽八關已經各駐守五千到一萬人馬,顏良五萬大軍在都亭,鎮守洛陽。這十來萬人馬,已經把洛陽的地皮刮了三次了,才堪堪養住。大軍出征,糧草輜重怎麼辦?袁紹的兜兜裏,沒有幾塊糖了。

禦史大夫張津說道:“原楊奉部下徐晃在洛陽養病,此人勇冠三軍,韜略出眾,皇上何不征之?以抗劉澤。”

袁紹無語了,隻好說道:“洛陽糧草輜重匱乏,大軍宜靜不宜動,如之奈何?”

許攸道:“洛陽富戶極多,請皇上下旨,讓富戶出錢糧。”

常林符合道:“洛陽若城破,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皇上可命城中不但出錢糧,亦要出人手。富戶家丁可組建一軍,馳援小平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