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縣城內,縣令陸績,乃是陸遜的從父,陸康的兒子。陸郎懷橘的故事,應該是耳熟能詳。陸康當時為廬江太守,與在九江的袁術關係還不錯,陸康攜帶六歲的兒子--陸績,到袁術府上做客,估計陸績是個小帥哥,袁術拿出柑橘讓他吃,柑橘的味道實在太好了,陸績悄悄藏了三個在懷中,臨走拜別時,不料橘子掉了出來,袁術就開陸績的玩笑說道:“陸郎做賓客而懷橘,何為也?”意思就是,你到我這兒做客,怎麼吃了還要掖著走啊?你是什麼意思?不料陸績跪下說道:“是橘甘,欲懷而遺母。”意思就是,你家的橘子太好吃了,我拿回家去給我老媽吃。六歲的孩子說出這番話來,讓袁術嘖嘖稱奇,誇獎道:“陸郎幼而知孝,大必成才。”以後逢人便稱道陸績。陸績由是知名,陸績孝心,也被編在二十四孝的故事裏。陸遜年齡比這個叔叔年齡還大,所以出道早,在孫權手下任職,陸績不過才是個縣令。
周瑜對陸績相當尊重,廬江諸縣,隻有皖縣得以保全,周瑜的大軍才有了喘口氣的地方,不得不說陸績絕對是個人才。周瑜對陸績躬身說道:“皖縣無憂,江東士卒得以休整,全賴公紀大才。”
陸績說道:“大都督說笑了,陸績所為,實乃本分也。”
周瑜見陸績不居功,更是感佩,當下說道:“還要勞煩公紀派出人手,探查柴桑我水軍情況。吳侯如今被圍,瑜歸心似箭也。”
陸績說道:“大都督稍待,下官這就去安排。”
原來周瑜吐血昏迷,江東將校拚死突圍,衝出了郭嘉的包圍圈,來到皖縣,十萬大軍十亭裏去了七亭,到的皖縣的,不過三萬人。周瑜醒來,憂思積勞,精神一直不振。十萬江東子弟,折損這麼多,剩餘下的三萬人不知前景如何?吳縣告急,孫權那邊不知戰況如何?雖然程普、黃蓋、韓當等老將都在,漢軍的戰力實在是太可怕了,隻好祈求蒼天,保佑吳郡平安無事吧。
太史慈兵圍吳縣,魯肅說道:“郭軍師曾言,密地裏使人散播:周瑜攜江東大軍已歸順洛陽。此刻正其時也。”
太史慈道:“莫非欲亂孫權之心麼?”
魯肅笑道:“正是也。”
兩人相視大笑。
孫權在吳縣城內,急的團團亂轉,漢軍來的毫無征兆,江東剛反應過來,人家就把自己圍住了。江東大軍被周瑜帶到了江北,準備奪取廬江、九江兩郡。吳縣兵力不過才兩萬人馬,其餘的兵力分散在邊境,想要抽回,也被人家給羈縻住了。吳縣現在是江東的政治中心,一旦丟失,自己在江東六郡的士民心中會變成什麼樣子,用腳想也會猜得出。
張昭急衝衝來見孫權:“吳侯,大事不好。”
孫權這些日子對壞消息已經免疫了,強打著精神說道:“子布勿慌,慢慢道來。”
張昭給孫權行禮說道:“最近城中士民相談,言大都督已率領江東人馬歸順了劉澤。”
“什麼?!”孫權雙眼睜的老大,“公瑾乃是我兄至交,絕不會背叛江東。”
“卑職也是不信,隻是這麼久了,為何大都督不見一兵一卒到來?以大都督之能,雖不能攻占二郡,保全兵力,返回吳縣應是輕而易舉。”
孫權聽張昭這麼說,心中也不由得疑惑了,遲疑著問道:“士民是怎麼說的?”
張昭說道:“傳聞大都督被劉澤手下有鬼謀之稱的郭嘉,圍困在皖縣。皖縣被漢軍十萬包圍,城中缺糧,士卒坐吃山空,軍心嘩變,開城投降,大都督生擒,郭嘉以三寸不爛之舌,說得大都督歸順。柴桑水軍大寨隨即受到漢軍攻擊,闔寨水軍投降,僅是呂蒙一人得脫。”
“呂蒙可曾歸來?”孫權說道。
“歸來不歸來還不你先知道,他可是你的心腹。”張昭腹誹道,這話可不敢說出口,恭恭敬敬的說道:“不曾。”
“漢軍圍城,子明難歸啊。”孫權感慨的說道:“子布,麵對此局,如何可破?”
“吳侯,”張昭又施禮說道:“陸遜陸伯言,慷慨大節,智謀出眾,現在主公帳下用命,何不招來相詢?”
“陸遜?”孫權暗道,陸家是江東大家,其從祖父陸康是因為我大哥而死,陸康可是把陸遜培養大的,其祖孫感情很深,我是不得已而用之,這個關鍵時候,陸遜肯為我出好策否?“伯言年少,恐無良策。”
張昭有點失望,有人而不知用,這個主子,有點暗啊!“吳侯,是否讓大軍突圍,至震澤乘船,走陽羨,入丹陽,召集大軍,與漢軍爭鋒。”
“不可,吳縣一失,江東危矣。”孫權就怕手下出這個餿主意,偏偏張昭還就說出來了。
“隻好派壯士出城,持吳侯手諭,召集丹陽、會稽兵馬前來解圍了。”張昭說了個基本人都想到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