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開顱術(1 / 2)

戲誌才雖經張機、華佗多方救治,依然未能挽留住生命,在劉澤登基五年後去世。劉澤攜家人親自祭奠,郭嘉讀悼文,蔡邕作墓誌銘。劉澤與戲誌才相交近三十年,一直不離不棄,一心為公,在背後默默支持劉澤。劉澤哀痛不已,為之輟朝三日。

戲誌才育有兩子一女,長子年方十六,承襲父親爵位,二子封為樊亭侯。戲誌才一生清廉,家無餘財,劉澤從國庫調撥三十萬錢,方能治喪。

戲誌才死後,丞相的位置空了出來,劉澤屬意曹操,曹操推辭說道:“某年已半百,頭風時常發作。丞相職責重大,為百官之首。某實難當此任。”

劉澤說道:“孟德兄,可有人選?”

曹操說道:“荀文諾謙謙君子,有子房之才,兼長於內政,可比蕭何。潁川荀家,詩書傳家,曆代名臣輩出,私度為不二人選。”

劉澤道:“善。孟德兄,小弟有一言相告,不知是否恰當?”

曹操笑道:“你我兄弟多年,直言就是。”

劉澤說道:“對於孟德兄頭風之疾,我與華神醫多次商議,懷疑顱內生有異物,此物不除,實難治愈。隻是頭顱關係重大,不得不慎。我曾問華神醫如若開顱,有幾分把我?華神醫答道:隻有七分。因此我思慮多日,哀歎誌才英年早逝,不得不對孟德兄說出。“

曹操說道:“多謝皇上好意。七分把握已經極大,開顱之術,曠古未見,某有幸為第一人也。煩請皇上告知華神醫,曹某願做這第一人。”

劉澤道:“孟德兄真爽快人也,此事還要告知嫂夫人、幾位公子和曹氏族人。我與華神醫、張神醫再仔細斟酌,確保萬全。”

曹操起身對劉澤深施一禮,“拜托皇上了。”

劉澤說道:“為兄弟盡心,份屬應當。”

華佗聽到曹操答應開顱治病,找到劉澤,二人詳細商議方案。劉澤說道:“華神醫,頭顱結構複雜,孟德病灶不知所在,開顱要點在選擇切口處,不知您如何判斷?”

華佗說道:“孟德頭風發作時,右側劇疼,我以金針刺穴,渡氣探查,料到病灶必在右側。隻是病灶深淺,難以判斷,隻能等到開顱後再說。”

劉澤說道:“神醫判斷,必然不錯。隻是我心中忐忑難安,孟德為朝中重臣,稍有不慎,愧對其家人也。”

華佗道:“皇上,不如讓仲景也隨侍在側,一有異常,也好有人商議。”

“好,此事有勞神醫了。”

曹操府中,凡在京城的曹氏族人,夏侯族人,都聚在一起。劉澤與華佗、張機來到府中的時候,也被震了一下,好幾百口子人,熙熙攘攘,亂亂哄哄。劉澤來到卞夫人麵前,施禮說道:“嫂夫人,不知家人可都同意為孟德兄開顱?”

卞夫人抹了下眼淚,淒然說道:“孟德性子執拗,眾人都不同意,他卻固執己見,”

劉澤愣了,家人都不同意,這萬一有點差錯,自己可就背上黑鍋了,與華佗對視一眼,問道:“不知孟德兄何在?”

“在後麵書房,幾個孩子陪著,正在勸說孟德。”

劉澤與華佗、張機來到後麵書房,隻見曹昂、曹丕、曹植、曹彰、跪在曹操麵前,低聲哭泣著。曹操看到劉澤等人,哈哈一笑說道:“為了曹某,勞動皇上和兩位神醫大駕。你們幾個混賬東西,還不起來見過皇上和兩位神醫。”

曹昂等忙爬起來見禮。劉澤說道:“孟德兄,既然家人不樂意,何必再固執己見?”

曹操說道:“病不在他們身上,如何曉得某頭風發作時的痛苦?我意已決,不需多言。”

華佗自身邊取出一副絹布,懸掛在室內牆壁上,轉身對曹氏兄弟說道:“勞煩諸位公子,叫幾位近親過來。”

一霎時,來了四五十人,好在曹操的書房足夠大,這麼多人也不顯得擁擠。

華佗微微一笑說道:“自從皇上告知孟德同意開顱,我便與皇上、仲景商議了五個日夜,製定一套切實可行的方案。你們來看,這便是頭顱構造圖。我們三人商議後,初步確定,孟德頭顱病灶在右側,隻是不能確定深淺。按照孟德頭風發作時的症狀,病灶在顱內偏前位置,就是這兒,”華佗用短棒指在解剖圖的前上方,繼續說道:“我們商議的方案是這樣的。劃開皮膚,暴露顱骨,然後用鋼鋸在這個位置,取下約如小兒手掌大小的顱骨,裏麵的大腦組織就暴露出來。嗬嗬大腦組織,我這是跟皇上學的。病灶與正常的腦組織不同,假如病灶在表,一眼便能看到;假如在內,腦組織分為數葉,其內部自有組織相連,翻開腦葉,即可查看內部。找到病灶,老夫說句狂話,必定完整切掉病灶而不傷及正常組織。病灶切除,縫合血管,然後將切下的顱骨再放上去,恢複頭皮原貌,細細縫合。如若順利,孟德不過三月,定然康複如初,頭風痼疾,一朝而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