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昭接到劉澤的詔書,來到京城,在明德殿,劉澤接見了董昭。
“公仁,幾年不見,風采依舊。”劉澤看著麵前這個人,也不知是愛還是恨。
“皇上,臣在吉州,每日裏常懷憂思之心,自知在倭島獨斷專行,擅自改動皇上方略,其罪當誅。皇上仁慈,罰臣為縣令,敢不戰戰兢兢,謀福於一方乎?“
“公仁呐,此事已經久遠,就此揭過不提。孟德兄與公瑾業已奪取中南半島,軍機處商議後,欲讓你出任半島經略使,不知你意下如何?”
中南半島多大的地方?董昭豈能不知道,皇上這是要重用自己了,當下說道:”謝皇上厚愛,臣願為皇上經略一方,穩固半島。“
劉澤嗬嗬一笑說道:“公仁才幹無雙,朕也相信你定能治理好地方。半島原有數國,被我大漢攻破,青壯損失嚴重,老幼婦孺極多。公瑾上書希望內地遷移些人口過去,一來可以補充當地人口之不足,二來也可以幫組穩定局麵,傳播大漢文化。隻是半島濕熱無比,恐怕內地百姓心中不願,這一切,都要靠公仁來想辦法了。”
董昭心思急轉,徐徐說道:“皇上,沿海居民極愛冒險,半島富足,商旅所矚目也。臣意,隻要皇上一紙詔書,沿海青壯、國內商家定會蜂擁半島,民不遷而遷也。”
劉澤說道:“好,公仁放心,朝廷定會傾力支持你發展半島,有什麼需要,隻管提出。”
董昭說道:“皇上執政,向來軍政分開,不知半島何人為主將?”
劉澤說道:“本來公瑾最為合適,隻是尚有其他要務,不知公仁屬意於何人?”
“半島臨海,水軍不可缺。甘寧甘興霸為水軍將領翹楚,且武力過人,臣屬意甘興霸。”
“孟德兄滅撣國、剽國,曾留下王平、馬鋒,共有四萬大軍,公瑾此次出兵林邑、扶南,隻攜帶了三萬軍隊,公仁到任後,與公瑾、興霸商議,定下軍隊人數,並傳我旨意,令興霸為半島主將,節製半島兵馬。“
董昭說道:“皇上,臣準備一下,這就動身趕往半島。”
“好,隻是路途遙遠,公仁可要嚐盡顛簸之苦了。”
大小喬兩個人眼淚汪汪的看著兒子劉堅、劉潛,殷勤囑咐。原來這兩個皇子年齡已經到了十五歲,就要出去曆練了。劉澤信步來到二女的住處,看到了這幅兒行千裏母擔憂的場景。
劉堅、劉潛急忙給老爹行禮,劉澤說道:“起來吧,此去西域,風沙萬裏,你們二人要愛惜身體,凡事多看少做,不可依仗皇子身份,任性妄為。”
小喬看到劉澤說道後來語氣嚴厲,大感不滿,“孩子這就要遠行,你這個做父親的,隻知道訓斥孩兒們嗎?”
劉澤說道:“是男兒就要有擔當,玉不琢不成器,男孩子就要經曆風雨,磨礪自己,才可有所成就。我這個做父親的和你們心情豈能不同?所謂愛之深責之切,他們出去,畢竟身份尊貴,周圍的人不是畏懼他們兩個孩子,而是畏懼他們的身份。故而要時刻提醒自己,莫要依仗身份,隻有放低身段,才能得到眾人擁護,也才能交到知心朋友。”
劉堅、劉潛連聲說是。小喬也不敢再言語。劉澤還要再告誡幾句,蔡文姬與眾女都到了,接著劉貞、劉襄也來了。
劉貞作為老大哥,拉著兩個兄弟的手說道:“西域風土與內地差異極大,你們兩個在一起,可要互相扶助,不要墜了父皇的名頭。”
劉襄兩眼紅紅的摸著兩個弟弟的頭,悲戚的說道:“外麵不比家裏,在家中有父皇和母妃們寵著,什麼事都可以過得去,到了外麵,身邊不過是一些親衛,凡事都要靠自己拿主意,你們兩個武藝不算出眾,身邊切切不可少了護衛。西域那地方,聽聞風沙極大,刮風的天氣裏就不要出門了,多多看書習字,別誤了功課。”
劉堅說道:“大姐大哥,放心吧,我兩都不是小孩子了,會照顧好自己的。”
一家人絮絮叨叨,說著說著天色就暗了下來。
劉堅、劉潛帶了一千親衛,許褚的兒子許儀、典韋的兒子典滿為親衛頭領,在黎明時分,離開了京城,踏上了前往西域的道路。
劉貞看著打小就疼愛自己的兩個母妃---大小喬,哭成了淚人,心裏不是滋味,百般勸說下,大小喬才收住淚水,從城外的十裏長亭,回到了宮中。
劉貞悄悄來找劉澤,見劉澤一個人悶在書房裏,心知父親心裏也不好受,雖然沒有去給兩個弟弟送行,這牽掛孩子的心還不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