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貴霜帝國,不得不提大月氏。公元前5世紀到公元前2世紀初,月氏人遊牧於河西走廊西部,即張掖到敦煌一帶,實力強大,被匈奴人視為勁敵。大月氏王分出休密、雙靡、貴霜、胖頓、都密五部歙侯,幫組他治理。張騫出使西域,與大漢帝國來往漸漸密切。公元前177年,大月氏擊破烏孫,殺烏孫王難兜靡,奪其地,難兜靡的兒子獵驕靡剛剛出生,被其部落的部眾保護著,逃到了匈奴。公元前170年左右,大月氏被匈奴擊敗,隨即西遷到中亞的阿姆河流域。後來獵驕靡張大成人,匈奴人助其複國,烏孫遂又勢力大增。
西遷的大月氏人,在公元前125年,征服了巴克特裏亞,統治了整個阿姆河、錫爾河流域。到了公元1世紀中葉的時候,貴霜部歙侯丘就卻脫穎而出,統一了五部,建立貴霜帝國,是為貴霜第一位皇帝。登基後的丘就卻野心勃勃,南下攻擊喀布爾河流域和現在的喀什米爾地區,定都高附(即今天的阿富汗喀布爾),初步奠定了帝國的基礎。
到了公元1世紀60年代,貴霜帝國的版圖向西擴展至赫拉特,東邊是巴特那,南邊到了納巴達河、北邊以鹹海為界,都城遷至弗樓沙(即白沙瓦)。
到了公元183——199年左右,胡毗色伽二世在位,對中亞控製力漸弱,康居、大宛擺脫了貴霜帝國的羈縻,呼羅珊、花刺子模也脫離了貴霜的統治,貴霜帝國敗像已顯。
貴霜帝國的最後一位皇帝——韋蘇提婆一世繼位,不甘心祖先的榮耀就此沒落,此人開始精兵強武,重新控製了花刺子模,並與亞美尼亞、庫斯諾依斯結盟,共同抗擊正在崛起薩珊王朝。
如今大宛、康居擺脫了貴霜的羈縻,與東方的大漢帝國加強了聯係,貿易來往不絕。胡毗色伽見兩個國家抱上了粗大腿,漢軍盛陳邊界,打消了重新控製兩國的想法,回過頭來專心對付西邊的大國薩珊王朝。(即阿拉伯地區,原先的古波斯地區。)
薩珊王朝也不穩固,殘餘的帕提亞王朝的勢力不斷對其反擊,但是薩珊王朝的興起已經無法逆轉,曆史的車輪,正向著薩珊王朝傾斜。
劉曄通過大宛和康居,不斷掠奪貴霜帝國和薩珊王朝的財富,韋蘇提婆一世和薩珊王朝的阿爾達希爾一世忙於戰爭,對大漢帝國暗地裏的掠奪,竟然沒有察覺。
大宛和康居作為原來的西域三十六國,老百姓心目中和漢帝國還是比較親近的。大宛王和康居王為了對抗貴霜帝國,向劉曄求援,劉曄把漢軍淘汰下來的漢軍裝備一展示,樂壞了兩國國王,便讓劉曄開價。
劉曄說道:“無須銀錢,隻要大漢軍隊征討貴霜帝國之時,兩國傾力相助即可。”
兩個國王嘀咕了半天,覺得漢軍的裝備是個燙手山芋,不好拿,這是拿著本國的士兵當槍頭使用啊,臉上便帶了出來。
劉曄什麼人,雖然語言不通,遇到事情,這臉上的表情也差不哪兒去,劉曄擅長的就是揣摩人心,當下笑嗬嗬說道:“兩位國主多慮了,漢軍征討貴霜,當然以漢軍為主,貴國士兵不過負責清理地方,運送輜重而已。”
這麼一說,兩個人才把心放到肚子裏,決定接受劉曄的條件。大宛王說道:“長史,我國願意跟從大漢征討貴霜,不知出兵後,可有什麼好處?”
劉曄冷笑道:“貴霜欺淩大宛多年,國主不思報仇,而今我大漢願意出兵攻打貴霜,國主不過派兵相助而已,奢談什麼利益。若要如此,我便建議我大漢皇帝先滅大宛,再征貴霜。”
大宛王聽到劉曄的話,冷汗順著後背就下來了,連忙說道:“長史,我國士兵出征,不要土地,隻求得到部分財貨而已。”
劉曄臉色緩和,徐徐說道:“貴霜富庶,些些財貨,不在話下。”
大宛王抹了一把冷汗,臉上裝出歡喜不盡的樣子說道:“如此甚好,如此甚好。”
劉曄轉頭看向康居王,笑著說道:“不知康居國主有何要求?”
康居王看到大宛王碰了釘子,心裏譏笑他也忒性急了些,貴霜地方廣大,漢軍肯定照應不過來,到時候自己的軍隊把地方占住,財貨還不盡著自己隨便撈。想通了這點,康居王說道:“康居與大漢唇齒相依,互為兄弟邦國,可歎康居兵勢不強,受貴霜奴役多年,而今大漢征討貴霜,正是我國報仇雪恥之良機,康居願附於大漢驥尾,不求任何回報。”
康居王這話說的漂亮,劉曄不由得多看了康居王幾眼,笑著說道:“康居王深明大義,百姓之幸也。既然如此,不知兩位國主需求多少裝備?”
康居王壓了大宛王一頭,心中得意,不等與大宛王商量,便說道:“長史,康居有雄兵十萬,不知是否能全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