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柯多問計群下,大將軍利多維說道:“大王,烏爾堅奇城池高大,地勢複雜,易守難攻,京城尚有三萬大軍,堅守不成問題。大王何不派人到弗樓沙告急,讓皇帝派兵來援助?”
丞相摩多威克斯說道:“利多維將軍,前番皇帝還曾讓大王出兵援助馬拉坎達,你認為皇帝會派兵來援嗎?”
摩柯多說道:“丞相,依你之見,該當如何?”
摩多威克斯說道:“康居、大宛已經歸屬漢國,漢國大軍深入貴霜國境,馬拉坎達乃是東方門戶,一旦被漢軍攻下,大軍便像潮水一般湧入貴霜國內,我花刺子模本來就是獨立一國,不得已歸屬貴霜,當今形勢下,大王何不遣使到漢軍營中,述說情由,歸屬漢國?”
利多維大怒道:“如此反反複複,花刺子模亡國不遠。”
摩多威克斯說道:“若要硬抗漢國聯軍,亡國才真正不遠。利多維將軍難道沒看到康居、大宛,歸屬漢國,王國才得以保全嗎?”
利多維還要再說,摩柯多打了個哈欠說道:“不要爭了,且看漢國聯軍戰力如何,再作計較。利多維將軍,這幾日你就辛苦一下,應對漢國聯軍;丞相,你發動下城中青壯,危機時,令青壯上城協防。”
利多維的哈欠仿佛起了連鎖反應,殿內的一大幫文臣武將無不用手捂著嘴,哈欠連天。利多維說完,急忙回到寢殿,找到千金龍虎丹,躺在榻上,吞雲吐霧去了。
大漢京城軍機處,劉澤對荀彧說道:“奉孝大軍已入貴霜,前期戰事想來必定順利一些,一等占領貴霜,穩定地方甚難,文若以為,後續將領,何人為佳?”
荀彧說道:“皇上,司馬徽、司馬懿目今未知動向,臣憂心恐有不測之事發生,文謙、雲長、翼德、子義、漢升不能輕動,此乃大漢中流砥柱也。益州已經安穩,何不以文長為首,遣徐榮、張燕、曹洪、周泰、淩統、李典、張繡、文聘、霍峻等人?”
劉澤說道:“善,隻是文謙、雲長等人久無戰功,恐心生牢騷。”
荀彧說道:“國內不穩,域外戰事豈能順利?皇上馳書詳加說明,以文謙、雲長、翼德、子義、漢升之忠勇,不難明白。”
劉澤笑道:“那就傳召文長等人,集結兵馬,即日動身,在玉門關外會齊。令李嚴為益州主將,嚴顏、黃權副之。後勤輜重,各地協助辦理。文若若有空暇,也馳書文謙、雲長等人,安慰其心。”
荀彧答應,劉澤回到後宮,一路不住琢磨,兩個司馬到底跑哪去了呢?
程昱接到襄陽學院韓嵩的報告,司馬徽不辭而別,已經三個多月未曾露麵了。程昱來到學院,叫來一幫大師級別的教授,一一談話,詳細詢問司馬徽出走前的表現。
問了半天,沒有發現端倪,程昱思索一會,找到韓嵩說道:“司馬徽不告而別,我欲搜索其房舍,公在旁,做個見證。”
韓嵩說道:“善。司馬徽天下名士,怎會做出如此無禮之舉?”
程昱冷笑道:“天人感應論蠱惑多少士子,司馬徽預言天下三分,可是大漢不隻金甌無缺,且開疆拓土數萬裏,中興盛舉,遠邁有史以來任何一朝。以某猜測,或許受到什麼質疑,無顏待下去也說不定?”
韓嵩說道:“定是如此。”
程昱早已接到劉澤的密書,令他穩定地方,多派耳目,免得被司馬徽、司馬懿鑽了空子。這些話當然不能告訴韓嵩的,以程昱之才,隨便找個理由就搪塞過去。
學院內司馬徽的住處沒有什麼發現,程昱失望的帶人回到刺史府。
波穀看到對岸漢軍嚴陣以待,也急忙命令手下戒備,一邊令人安營紮寨,一邊馳書弗樓沙,希望再次派點援軍過來。
夏侯惇、趙雲忙著打掃戰場,清理場地,受傷的士卒需要及時救治。忙亂著,天已經黑了下來。
夏侯惇說道:“子龍,我軍已經不足四萬,激戰一日,士卒疲憊;對岸敵軍尚未退走,如之奈何?”
趙雲說道:“貴霜皇帝將八萬士卒付之一人,敵將來頭恐怕不小,何不嚴訊俘虜?”
夏侯惇道:“言語不通,行軍大忌也,不知子龍麾下可有知曉貴霜語言之人?”
趙雲說道:“正有幾個通譯。”
夏侯惇笑道:“好,嚴訊降卒,再做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