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平之所以選係統裏描述那個叫做“地球”世界的高二地理題,其一,那個地球跟他所在的世界國家名字,世界版圖都差不多,隻是名字有些區別。其二就是因為這套地理題太難了,無論是難度還是知識點,在沈平從接受的地理知識中都是比較難的,先不跟他時候考過的地理卷子吧,就是跟現在學生們接受的地理知識比都加大了不少難度,最重要的是,也是因為他抽到地理知識卡片的時候認真翻閱過,看的就是地理方麵的基礎知識,所以卡片上的內容他能夠原原本本的記下來,即便有一些想不起來的地方也不打緊,不會影響出題。
地理組辦公室內。
沈平在黑板上出題,他的寫字速度很快,至少要比其他的老師寫的很快,這是每個人的風格,在講台上講課也一樣風格不同,沈平在講述不重要的知識點都會刻意加快速度,當然,一些重要的知識點,他的速度就會慢下來。
“材料一:SNY是農業國家,農業人口約占全國人口的87%,農產品出口占據外彙收入的80%,主要以出口茶葉,棉花,豆餅,木材,咖啡,銅以及油籽等,進口鋼鐵,棉織品,食品,機械,石油以及車輛等。
“材料二:坦讚鐵路(以達累斯薩拉姆為起點),穿越高山,峽穀,湍急的河流,茂密的原始森林,有的路基,橋梁和隧道地基土質為泥,流沙,沿線許多地區荒無人煙,全線工程浩大,施工異常困難。
“材料三:SNY是世界主要咖啡出口國之一。咖啡是該國傳統的出口產品,也是該國主要的外彙來源。”
辦公室裏。
所有人都不知道怎麼回事了,誰都萬萬沒想到沈平竟然真的上去出地理考卷,解了所有人心頭的沉重,可是聽到這裏的時候,眾人對於該考題卻感到失望,這是地理知識嗎?SNY是一個國家啊,你這還是地理考題嗎?講了半都是關於SNY的經濟?中間摻雜一點地形?地形倒也算跟地理沾上邊,可問題是考題感覺沒有任何難度啊。在他們看來,所有跟經濟有關的國家,地理位置一般都是有原因的,但是沈平講的國家SNY,他們在心裏就打上一個“這道考題不行”的標簽。
然而,這個想法僅僅維持了一分鍾。
當沈平出考題要求的解答方向並概述社會經濟條件的時候,單豔的眼睛瞪大,教導主任康雪的眼神也驚了,整個地理組辦公室內的氣氛瞬間變了!
“請簡述以下問題:1描述達累斯薩拉姆的氣候類型和氣候特征。描述修建坦讚鐵路可能遇到的地形,地質方麵的困難。概述SNY發展咖啡的社會經濟條件。”
氣候類型和氣候特征,修建鐵路可能遇到的地形方麵的困難,該國的經濟條件,提問的方向到了這裏瞬間點睛,大家的眼睛全部瞪到了最大。
單豔眼睛瞪的不能再瞪了,因為是地理考題,學校裏有很多老師都沒有關注過,誰都興趣關注冷門學科啊,所以對地理向來不關注,但單豔就是學校的地理老師啊,接觸的就是地理方麵的知識,對於課本的理解還是很深的,一開始她也在想沈平出的題行不行,可是看著看著,單豔卻發現帶來的震驚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