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到這裏就正式完結了,不知道結局各位還滿意否?
關於結局,在最初考慮的時候,的確有幾個選擇,最後在眾多結局中選擇了目前這個圓滿結局。
為什麼不是尋常的成功加上離開結局?
雖然本書的開局是直接從被電影世界選中開始,但是毫無疑問是一個墜落的過程,如果奮鬥至今,隻是回到最初的起點,雖然在人生的體驗上有了新的感悟,但相較於一路曆經的艱險而言,這些回報顯得微不足道,對蒼一來說,甚至不能算做“好”結局,更像是“壞”結局,也就是悲劇。
在我看過的中,悲劇能夠帶來震撼衝擊的書籍,都有一個共同點,它的背景絕大多數都與現實的時代背景聯係在一切,主角的悲慘是時代的必然,如果主角最後的結果不悲慘,反而會使本身想要表達的內容失去意義。
顯然,本書並沒有聯係時代背景,可能某一卷裏麵有一些相關,但與整體並無關聯,那,如果最後寫成悲劇,其實反而會讓“幻想”崩潰。
在說到為什麼之前,我想先聊聊這本書的本質,也就是:這是一本什麼?
無限流?恐怖?懸疑?科幻?
都差一點。
本書嚴格來說是一本……冒險,以生存為主題,帶有懸疑、驚悚、科幻等元素的冒險。
這也是為何我上麵會說,悲劇反而會讓“幻想”崩潰的原因,假如最後是悲劇,我們將無關本質的元素抽出,看到的主幹是:一個人出去冒險,死了。
舉個簡單的例子,假如最後寫到爛尾樓為止,蒼一成功了,他贏得了機會,但是,他“自己”得到了什麼?一段豐富多彩的人生?
看吧,僅此而已。
這是一個非常矛盾的點,書中出現的情況,往往是做好事比做壞事難,現實基本上也是如此,不過,現實畢竟是現實,隻能接受,不是,如果也和現實一樣,做好事的回報遠小於壞事或者不做事,整個“付出——回報”體係將會崩潰。
相信各位都玩過角色扮演類遊戲(RPG),在這類遊戲中,經常會給出幾個選項讓玩家選擇,從上至下,依次是善意度越來越低的選項。例如有一項委托,第一項是接受並且詢問具體情況;第二項是接受,但是打算用欺騙獲得酬勞;第三項是直接搶錢,然後逃跑;第四項是先殺死委托者,再搶錢。
遊戲中為了自由度,會讓玩家任意選擇,然而,在大多數情況下,這四個選項獲得的回報通常也是依次降低。
這是遊戲製作者勸人向善的引導嗎?
是,也不是。
之所以這樣設置,其實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絕大多數玩家內心對自身的認知都是一個和諧友善的人,因此,在這一價值觀下,做好事得到的回報,必須要大於做壞事得到的回報。
可能有人說現實不是這樣,上麵已經提過,現實是現實,現實可以沒有規則,但遊戲和必須有,而且,如果要讓玩家和讀者接受,也必須符合絕大多數玩家和讀者價值觀。
說回正題,如果大奸大惡的烏有獲勝會得到一切,那麼,蒼一獲勝後,就隻是煙消雲散,留下一個機會?
無論怎麼看,這兩個回報之間差得都有點遠。
他以凡人之軀,比肩神明,顯然,應該獲得更多,至少比“一切”要多。因此,各位眼中所見的就是如今的結局,一個真結局——踩在烏有的屍體上,眺望更精彩的遠方。
在寫這一結局前,我早已經在書內留下許多暗示,主世界的發展、小太的賭局和提醒、高位存在之間的鬥爭,地獄電影並非個體,小鑽風簽訂契約換取力量,還有黃道死亡後的懲罰等等,全都是為了這一個好結局進行鋪墊。
可能有讀者會問,為什麼地獄電影不直接提高獎勵?
其實看到最後,想必各位都已經明白,這些獎勵中,隻有一部分是地獄電影贈予,而另一部分,是同為高位存在的小太幫忙爭取到的獎勵,而小太之所以幫到這一地步,也是因為蒼一對未來的堅持。
為什麼這麼說?可以從鏡鬼對待小鑽風,和小太對待蒼一的區別看出,前者提供的隻是生存,而後者,則是生活。小鑽風無時無刻不想要逃離,而蒼一的選擇是留下來一起建設。作為經紀人的小太顯然比狂熱粉絲鏡鬼更懂演員,也知道該怎樣真正留住演員,而不是讓演員再次上演大逃亡。
可以這麼說,小太讓蒼一的深層夢境成為了現實,反過來,如果蒼一不是真的堅信這一切,且為之奮鬥,那麼,小太也不會選擇創造一個這樣的生活環境,一切都是互相聯係。至於能否回到自己的現實世界,在最後簽訂契約的時候,其實是有明說,無論蒼一想去哪都行,小太都不會幹預,這裏就是現實世界,同樣,其他演員也是如此,而且,因為是光陰塚的關係,現實世界的流速與雲中之城並不相同。
這個結局,打分的話,10分製,我自己打個7.8分,上不了8分,主要是兩點,第一是更新太慢,第二是沒有了懸疑驚悚的感覺,其實導致第一點的原因,正是因為第二點,雖然一直在嚐試多添加一點元素,但每次嚐試的結果都隻會讓場景更亂,節奏更差,畢竟劇情突然轉向,也是因為一些不可控的因素,所有一切混在一起,根本不知道該如何去處理。
很多次我都在想,要不要就中途完結算了。
仔細考慮後,我還是堅持寫了下去,因為我認為以後可能也會遇到類似的情況,不管怎樣,苦難遲早都會找上你,這次太監,那下次呢?還是太監嗎?連載的本來就極易遇到這類情況,及時調整應該算是每個作者的必修課。
所以,就一直堅持了下來。
不過寫到後麵,真的感覺精疲力盡,仿佛想繼續寫下去的想法仿佛被丟到油鍋裏麵不斷翻炒,堪稱折磨,而且我能感受到,一直跟著追讀的讀者多數也有同樣的想法,實話實說,能夠同時折磨作者和讀者的著實不多見,大部分都是作者折磨讀者——作者自嗨,還有一部分是讀者折磨作者——作者的思路被影響。
可能會有人說什麼,“其實這是裏麵的角色活了過來,在按照自己的意誌行動,拚盡全力為自己爭取一個好結局”之類的話。
如果真的有人這樣想,我很欣慰,不過如果這些角色會自己碼字就更好了。
說回正題,既然丟失了神韻,那為什麼還有7.8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