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忽悠(2 / 2)

此人心雖不正,卻有極高軍事能力,非我等而能對付的,所以我才放出剛才之語。”

“這……桓溫此人我有所耳聞,與劉郎之言雖有出入,卻大體相近,隻是他真能覆滅成國?”軒轅呂開口訊問。

“老狐狸,原來你知道桓溫,剛才還做出一副一無所知的樣子,看來是在考較我所說的真假啊!”劉俊心中想到。

“我之言並無佐證,但俊立下一約,今年末時之前桓溫必有所動靜,到時三位頭領到此與我等一晤如何?”劉俊自信的說道。

雷映博三人麵麵相覷,不知道該不該應下這一約定。因為劉俊的目的很明顯,如果自己的預言應驗了,映秀山必要被升遷城吸收。

“卻不知道劉郎方才直言升遷城之機遇又是如何?桓溫既能攻破益州,何留你升遷城獨留?”夏侯聽槐的問題頓時讓所有人心中疑惑了起來。

“成漢既要滅亡,我升遷城自可佯裝投靠,從中周旋一年發展時日,若成漢接受,便再無戰憂,並且可以以成漢之力發展我升遷城。

俊雖不才,若能有成漢支持,一年時間便足夠壯大,桓溫之力也僅為我劉某人做嫁衣,益州必成我囊中之物。”

眾人無不高皺眉頭,劉俊假意投靠成漢這讓大家心有所慮,成漢政權乃是巴氐族建立的,而氐族又是晉人最大的仇敵之一。

第二,一年之內發展到比成漢還強大?這可不比天方夜譚好,若真又如此,莫說益州,天下也可染指啊!

對此第二個疑問,別說雷映博等人,就是郝武甚至一向對劉俊言聽計從的程富都不敢相信。

“劉郎,你生長域外,回到故土不過幾月時間,如何得知這麼多連我等都無法知曉之事?”郝武十分凝重的詢問道。

“娘的,還是來了。”這是劉俊最害怕的問題,一個回答不好便會穿幫,剛才所說的那些事都將打水漂。“真是個豬腦子,我這是在忽悠雷映博啊,你怎麼如此不知道好歹的拆我台?就算心裏疑惑,等人走了再問不行嗎?”

“哈哈,我大漢高祖皇帝能從一亭長而號令天下,自有俗人不知之處。俊不才,不得高祖皇帝精髓,僅僅略通皮毛。如若不然,早已振臂高呼,複我大漢天下!”劉俊唯有將事情說的玄乎才越有可能唬住眾人。

果不其然,這番說辭讓眾人疑惑之心稍稍減淡一些,而且也沒有人不識趣的追根問底。在這個連種田打獵技術都嚴密保守的時代,誰也不會自找沒趣。何況,劉俊所說每每扯上劉邦,與帝王扯上關係的事情更是讓一幫人恐懼不已。

“如此,劉郎可有算計?”大漢宗室的身份的確是一張王牌,雷映博在悄然間已經以郎君稱呼。

想想也是,中華自古以來便講究個名正言順,三國時期劉備不過一織席販履之輩,隻因身有漢室血脈,登高一呼,四方來投。

“自然。”劉俊微微停頓了一下說道“升遷城既是商道重鎮,加之三國皆有染指之心。此刻我等隻需遣一能言善道的舌辯之士前往成都,以重金收買李勢身邊親信,妄言古惑,此事可成!”

當然,事情想要實施還需要很多手段,並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說清楚的,劉俊此時沒打算說出來。

雷映博三兄弟相視片刻後開口“能言之人我映秀山倒有一個,此次便算是與升遷城定下賭約,如若今年末時之前劉郎之言驗應,我三兄弟甘為升遷城之馬前卒。”

雷映博三兄弟可不是那種隻知道衝鋒陷陣而沒有腦子的猛人,他們自然知道此時投靠和年末投靠的巨大區別。但這個時代幾乎沒有信義可講,對於不太熟悉的人總是要保持著一絲戒心。不得以才退求其次,先送一個升遷城此時急需要的人才。這也是一種賭博,就算一切都朝著劉俊說的那般發展,先打入升遷城的人自然能為映秀山爭取一些利益。

在場所有人都明白其中的道理,卻沒有一個人提出來。倒是劉俊,沒有那麼多古怪的古人心思,他對映秀山幾人滿是感激和欣賞,一心想要收歸升遷城所用罷了。

因為劉俊提出的事情,這場宴會草草結束,映秀山眾人天亮便離去。而升遷城此次損失不可謂不大,原本一千士兵隻剩下不足半數,老弱婦孺也各有損傷。四麵城牆幾乎完全沒了。唯一值得慶幸的便是這一戰顯示出了升遷城強大的戰力,短時間內周圍勢力應該不敢輕易發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