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不通,這個社會到底怎麼了?到底被什麼人帶壞了?年輕貌美的女孩怎麼可能心甘情願的委身於這個武大郎呢?答案其實也很簡單。一是錢,二是權。
有人說兩者究其根本還是一個錢,我說有的時候光有錢還不行,權利比錢更重要。我大學裏有個朋友考公務員,筆試第三名,麵試被刷下來了,他說他也想往上遞錢,可是沒有門路,遞不上去。
有個好心人告訴他“你就別往裏扔錢了,沒用,頂你名額的是某個人大副主任的外甥女,你扔多少錢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後來他隻好認命,去南方打工了。
八九十年代的年輕人剛剛成長起來,剛剛步入社會,麵對激烈的生存競爭,沒有一點社會經驗,尤其是女孩子,想找個稱心的工作簡直比登天還難。
整個社會的所有生產力和生產工具都被六七十年代的人掌控著,他們隻需要借口與糟糠之妻沒有共同語言,以夫妻感情不和為掩飾,輕鬆博取少女的純真,頂多再花點金錢,弄點小資情調。
正是被這樣的魚蝦攪渾了整個社會的這鍋湯,所以才會有了連包養情婦都彼此攀比的不正之風。似乎你沒有情婦,就不能說明你是個有魅力的男人,雖然大家嘴上不說,這卻是人所共知的事實。
我開始佩服這個殺人的凶手了,一方麵佩服他作案不留痕跡,至今警察找不到他一點線索;第二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我佩服他怎麼會調查的那麼清楚?就好像這個人親身經曆了一樣,他怎麼就知道這些人該殺還是不該殺?他又是怎麼知道這些人背地裏做的那些喪盡天良的苟且之事?
一兩個倒也不足為怪,可能道聽途說,可能無意中親眼所見,畢竟這種人雖然表麵裝的人五人六,可背地裏很多百姓在罵他們。
但是有一些隱蔽很深的內幕,他又是怎麼知道的呢?還是先前的那個疑問一直無法得到解答,難道這個凶手跟這些死者都有關係嗎?似乎隻有這樣才能把這些疑問都合理的解釋出來。
可是這些死者所處行業五花八門,彼此根本都不認識,在他們彼此的交際圈裏並沒有相交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