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論道(1 / 2)

湘君見風易一臉不解,鄙夷道:“朽木不可雕也!”又看到湘夫人不悅的目光,他無奈將風易抓過來,道:“小子,老子且問你,你是不是認為壞人就該殺掉,好人就該留著,這樣大荒就會永遠和平,沒有殺戮,沒有戰爭?”

風易脫口道:“那是自然。”但話一出口,卻見湘夫人搖了搖頭,心底疑惑:“有什麼問題嗎?如果像妘寒浞這樣的壞人全都死了,大荒怎麼會出現這麼多妖魔鬼怪橫行?”

湘君冷笑道:“你以為妘寒浞是壞人,那你就是好人嗎?”

風易一愣,朗聲道:“在下不敢說是什麼好人,但行事磊落,不作奸邪之事。若能人人都這樣,那一定不會有這麼多爭鬥發生,也不會有那麼百姓流離失所,無家可歸。”

湘君道:“小子你身負九鼎,卻一點也不知道世間大道。大荒中的所有一切都是從陰陽二靈中所生,雖然發生了極其複雜的變化,但本源卻一直沒變。人作為萬物之靈,也不過是女媧大聖造出來的,自然也脫離不了此道。靈力分陰陽,人也是,世間有你這樣傻頭傻腦的好人,也一定有陰險狡詐的壞人,這樣才符合陰陽和諧之道!”

風易爭辯道:“可是……”

湘君打斷他,不耐道:“老子知道你想說什麼?即使你有莫大神通,將所謂的所有壞人都抓起來,那好人之中自然會出現更壞的人,這是自然不變的法則。不如說,這世間一切便如靈力一般,無分什麼好壞,隻不過都遵循著自己的內心,做著自己最想做的事情而已。”

風易聞言大震,愣在原地如石化了一般。湘君的寥寥幾句卻如雷霆一般炸響在他耳邊,他腦中的一切都仿佛被顛覆了。以前他一直以報殺父之仇,複興大荒為己任,但此刻忽然想到,或許自己所作的一切也會給別人帶來莫大的災難。譬如這些年來,寒國的勢力大到無以複加,大荒中幾乎沒人敢反抗,漸漸也就止了刀兵之禍。

但自己一旦率領大夏各國起兵,不知又有多少百姓會被牽連其中。他們或許生活艱苦,但安然自得,或許根本就不知道什麼寒國、大夏,隻在乎自己和家人!

那麼在他們心目中,自己又是好人,還是壞人呢?

風易一時想不明白,隻覺得頭疼欲裂,忽然想到了什麼,問道:“那湘君前輩,你又為何要離開蓬萊,尋找妘寒浞呢?你為何不遵循天道,任其自生自滅?”

湘君哈哈大笑:“小子,你真是愚笨不堪。既然是天道,那自然是包容一切,不要說是你和我,就是東皇閣下、西王母也不能特例在外。我的所作所為正是我心中所想,難道不是天道的一部分嗎?”

風易聽著這番話,心中卻如醍醐灌頂,幡然醒悟,暗道:“說的是,我何必庸人自擾,想那麼多?”

忽聽湘夫人笑道:“小子,你心中所想,正和那昆侖山一樣。千百年來,西王母一直自以為淩駕於大道之上,崇尚以力量鎮壓一切,讓大荒回到上古那種原始和平的狀況。但東皇閣下卻信奉無為而治,既然人類已步入正軌,那一切就當遵循自然演化,無需幹涉。”

“東西仙山如此不一致,以至於常常發生爭鬥。後來每當天下大變之時,東皇閣下和西王母便會派出各自的弟子出山,進行東西論道,以決定天下大勢。”

“第一次東西論道,便是數百年前三皇五帝時代。那時黃帝和九黎蚩尤相爭,處於下風,即將落敗之時,昆侖山卻忽然派出九天玄女幫助黃帝。同時蓬萊八神也一齊下山,八神分別修習天下八種最為本源的靈力,分別是天、地、風、雷、水、火,還有山和澤!八神受東皇閣下影響,也各自隨性而為,漸漸分成了兩派。當時的天之廣成子、地之風後、雷之應龍、火之女魃、澤之力牧竟也站在了黃帝一方,而山之誇父,風之飛廉,水之雨師玄冥,還有誇父之弟刑天一起站在了蚩尤一方。雙方各逞神通,大戰數年,幾乎是千年未有的災禍。”

“最終黃帝得到廣成子真傳,在風後的奇門遁甲和眾人的幫助下,擊敗了蚩尤,殺了誇父、刑天,還有蚩尤的八十一個巨人兄弟,登上大荒天之之位。昆侖蓬萊各自元氣大傷,也都回山修行,再不出世。”

“第二次東西論道,雖然不及第一次那般驚天動地,卻持續數十年。先是姒文命打敗了姑慕族嬴皋繇和水之無支岐,還有龍伯國登上天子位。隨後便是你祖父武觀還沒有反叛夏朝的時候,他拜西王母為師,天資超卓,驚才絕豔,先後打敗我父親嬴伯翳和九黎族薑公離,也正是在那時候他悄悄和姑慕族的虞水瑤相戀。武觀雖立下不世之功,卻不讚成其父姒文命鑄造九鼎,意圖將權力傳給子孫萬世的行徑,毅然決然的反叛出帝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