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進笑笑道:“沒事。顧哥。歹話不靈好話靈。嗬嗬嗬——”
我從吳進手中接過禮品袋,丟給郝建道:“拿著!——”
說著我和吳進勾肩搭背地朝電梯間走去——
我看著吳進笑道:“上我家去!一桌子好菜!還有上好的葡萄酒!不夠,我那還有一箱啤酒!今兒個咱們一齊喝個痛快!——”
吳進笑道:“袋子裏還有一瓶我們老家的特色酒——”
我豪邁地笑道:“一起幹掉!來多少,我們就喝多少!哈哈哈——”
電梯門打開,我和吳進走進電梯——
“噯!等等我!——”郝建在我們身後叫道,“吳進一來,我的地位就成了一拎包的了!MB的!——”
我和吳進回頭看著他“哈哈”大笑——
晚上,我們一行人駕車去市中心廣場看花燈展,七個人,三輛車浩浩蕩蕩地向市中心廣場挺進——
我還是開的馬自達6,琳琳的寶馬讓給郝建開了,讓那廝過過豪車癮,吳進跟他同車——
琳琳、顧彤跟我同車,鄭穎跟琴姐同車——
在去市中心廣場的路上,我一邊駕車,一邊給琳琳和顧彤講了一個關於元宵節的故事——
那就是北宋文學家、政治家王安石妙聯為媒的故事。
王安石20歲時赴京趕考,元宵節路過某地,邊走邊賞燈,見一大戶人家高懸走馬燈,燈下懸一上聯,征對招親。聯曰“走馬燈,燈走馬,燈熄馬停步。”
王安石見了,一時對答不出,便默記心中。
到了京城,主考官以隨風飄動的飛虎旗出對“飛虎旗,旗飛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即以招親聯應對出,被取為進士。
歸鄉路過那戶人家,聞知指親聯仍無人對出,便以主考官的出聯回對,被招為快婿。一副巧合對聯,竟成就了王安石兩大喜事。
顧彤給琳琳也講了一個關於元宵節的典故——
這典故我和顧彤早已熟知於心,因為是我老爸小時候講給我們聽的——
傳說明成祖朱棣於某年元宵節微服出遊,遇一秀才,談得頗投機。朱棣出上聯試他才情,聯雲:“燈明月明,燈月長明,大明一統。”那秀才立即對出下聯“君樂民樂,君民同樂,永樂萬年。”“永樂”是明成祖年號,朱棣大喜,遂賜他為狀元。
大家的心情都很好,都很期待今年的元宵節花燈展——
琳琳在車上告訴我,允允也會來看燈展,到時候我們在市中心廣場彙合——
我沒說什麼,不知道允允元宵節過得開心不開心——
我有邀請她來“愛琴海的陽光”過元宵節,她不肯來,說她最不喜歡人多的地方!——
我明白她不是不喜歡人多的地方,如果她說的是實話,那麼花燈展上是人山人海,她就不會去湊熱鬧了!——
我知道她隻是不喜歡我和琳琳同時出現的地方,她隻是在有意在回避著什麼——
到了市中心廣場,果然是黑壓壓的人群,遠遠望去,人頭攢動,走進人群裏,是摩肩接踵——
不過受節日氣氛的影響,大家的表情看起來都很喜慶,也很友好,要擠到前麵去的人,會說一句“借光”,不小心踩到別人了,也會很禮貌地說聲“抱歉”——
人都是受環境影響的生物!單從這一點看,若要建設一個文明的城市,市政府首先要營造一種文明的社會氣氛,這種文明的大環境才會感染每個公民的內心——
我即興發揮,對顧彤道:“彤彤,哥給你出一迷,你來猜——”
“盡管出吧!——”顧彤挑眉看著我說。
我笑笑道:“‘匡衡夜讀’打一文明用語,你猜是什麼?——”
“匡衡夜讀?——”顧彤低聲重複了一遍,眼珠子朝右斜上方上,用食指撥著下唇,思考著——
我笑著提示她道:“其實剛才有幾個陌生人都已經說出謎底了?——”
“陌生人?——”顧彤疑惑地看著我,快速地眨著眼睛說。
琳琳在邊上掩嘴撲哧一聲笑了,想必我的提示對她起作用了——
“琳琳姐,”顧彤拉住琳琳笑說,“你猜出來了?快告訴我呀!——”
琳琳笑說:“彤彤。謎底應該是‘借光’——”
顧彤“呀”了一聲說:“我怎麼就沒想到呢?剛才那個人還對我們說‘借光’來著!——”
我笑看著顧彤道:“你還有機會!我再出一謎,你來猜——”
“盡管出吧!我和琳琳姐一起猜還怕猜不出來麼?——”顧彤說。
我笑笑道:“‘花好月圓’,還打一文明用語——”
“花好月圓?——”顧彤又為難了,“是什麼喔?——琳琳姐,你知道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