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在江南水鄉生長的我從未見過如此雄渾風景,整個人立馬被震撼了,脫口而出:“橫空出世,莽昆侖,閱盡人間春色。飛起玉龍三百萬,攪得周天寒徹。夏日消溶,江河橫溢,人或為魚鱉。千秋功罪,誰人曾與評說。而今我謂昆侖:不要這高,不要這多雪。安得倚天抽寶劍,把汝裁為三截?一截遺歐,一截贈美,一截還東國。太平世界,環球同此涼熱。”
平時跟我很要好的蔣海峰說:“念錯了,念錯了!主席詩詞描寫的是昆侖山,這是阿爾金山脈,你這叫牛頭不對馬嘴,冬瓜插在豆棚裏。”
我詭辯道:“錯不了,主席雖說寫的隻是昆侖山,但是我相信他老人家心中想的是中華大地上所有的高山,關心的是普天之下所有勞苦大眾,再說毛主席也教導我們要舉一反三,由此及彼,由表及裏,你說是不是這個理來。”
蔣海峰跟我一樣是浙江人,來自寧波柴橋鎮。這家夥又高又瘦,長年被海風吹地就跟炭一般黑,不過牙齒倒是雪白閃亮,晚上要是一笑,就能看到空中懸浮著兩排牙齒,嘎嘎咬合,老嚇人了,戰友們都愛管他叫老狼。此刻聽我這麼一糊弄竟愣住了,半晌才回過神來:“都說紹興人嘴刁,我看你他娘的都快成人精了。”
晚上夜幕降臨,月盤高掛,如水月華傾瀉下來使得沙漠仿佛灑滿了一層水銀,甚是奇異。顛簸了大約三天四夜之後,景色變得不同起來,沙子變成了棕黃色,也不像之前那麼鬆軟,而且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嶙峋怪石,土堆,山丘,石牆,石坎。隨軍同行的農業技術人員小陶告訴我們說,這就是中國西北沙漠中獨有的雅丹地貌。
在維吾爾族語中,雅丹的意思即為“陡峭的小山包”。小陶解釋說:“由於風的侵蝕,使得小山包下部往往遭受較強的剝蝕作用,並逐漸形成向裏凹的形態。有些小山包上部的岩層比較鬆散,在重力作用下就容易垮塌形成陡壁,形成了雅丹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