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有什麼證據表明,龍會更喜歡溫暖濕潤的氣候呢?”我提出了自己的問題。

老人道:“很多古籍上描繪龍‘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這並不是充滿神幻色彩的誇張,而是一個真實的寫照。我根據現有資料,發現一個很有趣的事情,大部分的墮龍事件都發生在春夏之交,而出現井龍則都是在秋冬較為寒冷的季節。你想想看,這會是什麼原因?”

老人倒是提醒了我,想起了董老師當初和王支書說過的話,什麼紹興地處中、北亞熱帶季風氣候過渡帶,季風氣候顯著,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濕潤溫和,而且常年平均氣溫16.5攝氏度,還說非常適合龍的生存,原本我根本沒放在心中,想不到果真有其科學的依據。

我沉思一會,說:“是不是因為秋冬時候井水溫度明顯高於其他水係。可是就算龍喜好溫暖濕潤的氣候,這也並不代表龍到現在還有存活呀……”

老人道:“其實不然。古人說‘龍潛於旋淵兮,身不掛於罔羅’,又說‘重淵不洞地,則不能含螭龍’,都講述了一個基於現實觀察而得出的樸實道理,那就是龍大部分的時間生活在地下暗河水係。你應該知道,埋藏在地下的水要比地表江河水多許多,現在的保守估計為6千倍以上,盡管有些水分散於土壤或岩石縫隙中,但在一些較大的洞穴中,也能彙聚成真正的河流,就連我們的塔克拉瑪幹沙漠這樣的萬裏黃沙下,也有無數的暗河湧動,浪濤湍急。我們在石灰岩溶洞中所看到的地下河,隻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那些位於更深的岩層中,是人類目前無法涉足的,我相信,還有稀少的龍存在於這些水係之中。”講到與此,老人突然嚴肅起來,緩緩說道,“因為這個原因,我們可以得知龍和蛟是不一樣的生物,也因為這個原因,我們還有機會找到一條真正的神龍。”

“什麼?”我心中更是吃驚不小,正想問個明白,就突然從東邊傳來一記槍聲,仿佛一把利劍將夜空生生剖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