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曆史知識對我們戰士來說都仿佛天書一般,聽到後來隻能胡亂點頭配合古麗的言語。等她講完,老狼就適時地奉承一句:“古麗姑娘,你知道的可真多啊,咋就會知道那麼多東西呢?連時間都記得這麼清楚。”

古麗笑說:“因為我小的時候還能看到羅布泊裏的水呢。大概是四年前吧,羅布泊才完全幹涸,當時就感到特別傷心,當時農場裏的解放軍還特地帶了不少村民跑到那邊去看了一番呢。我也在其中,見到那個湖底都龜裂了,好像整個大地要裂開一般,特可怕。”

我這才知道羅布泊原來是1972年才消失地,一陣感慨,這麼大的湖都會消失不見,可見毛主席他老人家果然料事如神:凡是在曆史上出現的東西必將被曆史給淘汰。

這麼說來,若羌古國的傳說也並非空穴來風,而是依存一定的道理。事情還真像阿巴汗老人所說,自古流傳下來的種種神話當真有他們現實的自然基礎,隻是當時的人們缺乏自然科學知識,才附會上了迷信之流。

看著波瀾起伏的黃沙大地,怎麼也不能和幾千年前那碧波蕩漾的大澤聯係起來。我突然想到一句俗語:“古人不見今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從科學上來判斷,這句話也並不準確。就算是宇宙中那些看起來永恒的星辰,它們也在悄然變化。現在看起來勺子樣的北鬥七星,十萬年之前猶如一支利箭,十萬年之後卻是一把刀子。古往今來,鬥轉星移,滄海桑田,自然界永遠是在不斷變化的。因此,古人能夠看到景觀和物種,現代人今人不一定能夠見到。假如我們以當今世界的萬物去衡量幾千幾萬年前的物種,並且斷定古人所見到的一些奇特動物,比如龍,鳳①等物皆為迷信,那也並不符合科學的精神。

相對來說,倒是“今人不識古時月”才是千真萬確的真理。想到與此,我趁著其他人繼續休息的間隙,對古麗低聲耳語,把剛才的想法和她說了一遍,又道:“在董老師筆記中我看過春秋時一位史官蔡墨說過的一句話‘若非朝夕間,誰能物之?’我在想,之所以現代人認為古人的想象力匪夷所思,很有可能他們所看到的生物種類大大超過現在的數量,換句話說,幾千年前的他們實際上和我們處在一個並不相同的世界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