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我心中依然有所疑惑,雖然古麗把龍和蛟之間的區別作了說明,那又該憑借哪一點去尋找真龍呢?眼見龍蛟之辯差不多明晰了,我追問古麗道:“蛟和龍的最本質區別在哪裏?我們又憑這種區別如何去尋找真龍呢?”
古麗道:“我曾說過,龍是古代魚類到古代兩棲類之間進化的一環,而蛟是原始爬行類到現代蛇類進化中的一環,從年代來說,前者更為古老,之所以龍能夠生存至人類有文字的曆史中,說明龍生存的環境相對來說更為安全。因此,波娃認為龍應該生活在深層次的地下水係中,而不是像蛟類蟄伏於一般的大江大河。”
我不禁納悶道:“光憑這一點就可得知尋找真龍比尋找蛟類更為艱辛。阿巴汗老人也說過,地下水係比海水都還要來的多,況且又埋在地底,那豈不是比大海撈針還要難上千倍萬倍?”
古麗臉色嚴肅起來:“雖然艱辛,但也有跡可循。說來也巧,波娃和董老師分析了大量的曆史記載,發現神龍出現的地域恰恰就是現在的中國版圖。從最南端的南海海域到最北到外蒙古地區,東至東海琉球,西至帕米爾高原。我這麼說你也許會覺得範圍還是太廣,但是我們一旦掌握了龍的生物特性,還可以把這個地區給縮小。波娃和董老師經過長期的研究和工作,早已圈定了一個較為精確地地域,那就是如今的長江兩岸流域。”說道這裏古麗頓了一下,回憶道,“我想董老師或許因為這個原因,才會去地處長江下遊寧紹平原的紹興探訪龍跡吧。”
我聽得有些將信將疑,古麗似乎看出我的迷惑,笑道:“世上相信有真龍存在的人本來就少,其中做學術研究的知識分子自然也少,就現在國內看來,花費畢生精力去研究龍的學者不出三位。因此關於龍課題的知識尚不成熟,還需其他人努力,才能補足其中的空白。”
我聽出古麗的話來,說道:“妹子,我聽你的話的意思倒有點像周總理‘求同存異’的感覺。可能比方不對,但意思也差不離。”
古麗道:“科學在本質上就是不迷信任何的權威和定論,它是一個持續探索,否定之否定的過程,況且中華神龍絕世罕見,在沒有得到真實樣本之前誰都不敢妄下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