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麗妃含怒帶怨的講述下,前朝那段往事的另一個真相浮出水麵。
原來,那一次宣德皇帝出宮微服私訪,在民間打聽到了一首傳世曲譜的消息,便一路追隨著這個消息來到了大周與施車國的邊境,後又喬裝打扮進入了施車國。
沒想到,到了施車國,那曲譜的消息卻忽然中斷了,再也打探不到。宣德皇帝扼腕歎息,仍不死心的每日徘徊於施車國的歌樓舞館,希望能夠再得到那曲譜的消息。
這一日,宣德皇帝行至施車國王宮附近的一條繁華街市上,抬頭見前麵人山人海的圍著一處高台,從人們交頭接耳的議論聲中,還有絲竹之聲隱隱傳來。宣德皇帝帶著一眾隨從走過去一看才知,原來竟有一個女子在這裏“比曲招親”。
大周的江湖女子常有比武招親的,不想施車國竟有女子比曲招親。宣德皇帝頗覺有趣,便也隨眾觀望。施車國多美人是眾所周知的事,可是當他見到台上那比曲招親的女子時,不由得仍是吃了一驚。
用宣德皇帝後來常說的一句話來形容,便是“此女隻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見”!
人已如此令他心動,待這女子輕抬玉手在四弦琴上彈奏起來時,宣德皇帝更是大吃一驚,原來這女子所彈奏的正是令他追隨而來的那首曲譜。
沒想到,這失傳已久的曲譜竟被施車國的一個民間女子彈奏出來。
宣德皇帝幾乎是立時就打定了主意,要將這個女子娶到手。
宣德皇帝操起隨身攜帶的玉笛置於唇上,緩緩吹起《鳳求凰》。高台上那女子聽到後,玉手一轉變了曲調,《南飛雁》自琴弦上流泄下來,暗含不屑之意。
宣德皇帝想了想,隨即也變了曲調,開始吹奏《喜迎春》,那女子也隨即轉為《葉知秋》。宣德皇帝吹起《秋實讚》,那女子便又轉為《雪之頌》。
宣德皇帝覺得若是這樣比下去,永遠也沒個完,於是曲鋒一轉,吹了一首《伴良人》。
那女子偷眼瞟了一眼宣德皇帝,奏起了《客何來》,宣德皇帝心中暗喜,又吹奏起《天之緣》。
宣德皇帝自幼喜好器樂,自是頗有功力,而那女子琴藝精湛也自非凡品,兩人琴笛合鳴真如天作之合,簡直天衣無縫,令在場之人聽得如醉如癡。
正當二人曲鋒漸漸拉近,似有共鳴之意時,忽然,又有一個笛聲響起,似怨似怒的吹奏著《雙明珠》。宣德皇帝向笛聲響起處望過去,隻見一個英氣俊美的男子正持著一支玉笛在吹奏,這男子眼含失落,深深望著台上那女子。
那男子吹罷《雙明珠》,又吹了一曲《弄青梅》,那女子無奈的看了那男子一眼,彈奏起了《覓知音》。男子不甘心又吹了一曲《兩無猜》,可那女子微微搖頭,彈出了《非卿意》。
兩人幾曲過後,其他人可能還懵懂無知,宣德皇帝卻已從音律中聽懂了他二人的故事。宣德皇帝暗自笑了笑,沉思了一下,隨即用笛子吹奏起了《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是箏曲,可宣德皇帝竟用笛子仿著箏音吹奏出來。一時間,在場所有略懂些音律的人皆是震驚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