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頭疼的事(1 / 2)

因吸取上次衝動廢後的教訓,顧及到後宮與朝廷息息相關,因此,慕容予桓對楚青青的懲罰其實還算是手下留情的,可此事仍在朝野上下掀起一番動蕩,文官武官的勢力權重又出現了一輪微妙的新變化。

楚青青的父親,禮部尚書楚良運,在楚青青被打入冷宮的當晚進宮求見皇上,在龍安殿外脫冠長跪替女請罪。慕容予桓倒沒有遷怒於楚良運,隻不過定了他個家教不嚴、教女不善的錯,令他停官一個月回去反省。

如今既已找出殘傷夏氏的真凶,慕容予桓才知石蓉繡當時確是被人陷害,為慰勉她所受的冤屈,慕容予桓第二日便下旨晉封石蓉繡為貴妃,移居毓慶宮,賜主理後宮之權,並令如妃從旁協助。

至此,石蓉繡與複後僅差一步之遙了。

惠妃被廢,楚良運停官,朝中文官的勢力受到了削弱。石蓉繡晉封貴妃,位分已壓過了如妃,文官的勢力又再一次被削弱。

沈福廣、齊望海等人又一次陷入憂心忡忡的境況中。

從先帝在位時,治國的思想便是以武打江山,因此那時朝廷上就是武盛文衰的局麵。武官一個個趾高氣揚、頤指氣使,文官則隻好小心翼翼,抑人鼻息。

慕容予桓登基後,朝政多由石鴻昆把持。石鴻昆雖也曾做過丞相,但卻是將門出身,又常年親自領兵作戰,因此自然更偏於武官一派。而他的嫡女又入主中宮做了皇後,武官的勢力自然更為強大。

石蓉繡被廢絀後,石鴻昆和一眾武官們的勢力終於被減弱,文官們好不容易盼來了地位的逆轉,可好景不長,就隨著後宮恩寵的轉移又再次發生了變化。

然而,令沈福廣等人擔心的還遠不止於此。

就在石蓉繡被晉封為貴妃的第二日,輔政王石鴻昆的“重病”突然奇跡般的“減輕”了。雖還未“痊愈”,但已可提筆給皇上寫了一封長長的奏折,並在奏折中對與伏國的交戰提出了許多寶貴建議,令慕容予桓看後龍顏大悅!

皇上當時執意廢後,如今竟發現是個錯誤,雖一時舍不下臉來認錯,但晉封貴妃已是一個預兆。何況如今榮貴妃石蓉繡又變得如此溫柔賢淑招人疼,因此,朝中人人皆心裏有數,皇上隻要有了一個合適的理由便可借梯下台,複後是早晚的事兒。

朝中人人心裏在打鼓,後宮中的人也不見得安生。

如妃和瑾貴人等人果真不敢再對石蓉繡不敬,再也不敢拿著她取笑了。陸常侍這回也不再怕別人會說什麼,每日堂而皇之的去毓慶宮給榮貴妃請安。

石蓉繡如今雖貴為貴妃,但仍是寬仁大度、溫和敦厚,對如妃和瑾貴人曾經取笑捉弄她的事也不放在心上,像是根本沒發生過一樣。每日不是與如妃學習著打理後宮之事,就是姐妹們一處說話玩笑。

後宮清平,慕容予桓自然聖心寬慰。而朝上因有了石鴻昆的表率,許多武官也都“辦完了事”回到了朝上。在石鴻昆的建議下,慕容予桓重新調整了對抗伏國的兵力,並且派了使者和密探分成明暗兩路前去施車國訪探。

慕容予桓終於可以透口氣了,太後思量著這次武官罷朝的風波,總結經驗教訓,勸慕容予桓再納幾個武官之女入宮。還是那句話,後宮與朝廷息息相關,若是皇家與武官多有姻親,那些武官也會受些牽製,不至於如此齊心的一並罷朝。

除了太後,還有一個人也在思量著,那就是秦公公秦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