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梨綻春園”輾轉了大半年,又在海上漂泊了一個多月,此時又是深秋時節了。施車國王宮中遍栽的紫桐樹隨風飄落下一片片深紫色的葉子,在地上厚厚的鋪了一層,將王宮中的小路裝扮得似一條條紫色的緞帶。
一大清早,雲嫣拿著一把大掃帚在高高的天雲台上打掃落葉,同時暗中注意著天雲台另一邊那一連片流水木閣的動靜。
在施車國王宮這段日子,雲嫣多少零零碎碎的收集到了一些信息。比如,施車國老國主有幾位兄弟仍在宮中,老國主自己有十四個兒子,最小的南宮憶英便是當今施車國新主,而大的幾位王子都已經身為人父了,因此宮中三代人加在一起有大大小小三十多位南宮王子。
而最近,國主南宮憶英便與一位南宮王子正在鬧爭執。原因是那位南宮王子力諫南宮憶英聯手大周反攻伏國,理由是伏國人野蠻粗俗,有勇無謀,不足與謀。特別是在去年的伐周之戰中,伏國人背信棄義,變化無常,施車國助伏國攻周,而伏國卻與大周和談了事,而後又自行撤兵返回,將施車國援軍置於清河不管不顧,導致施車國援軍被周兵打得損失慘重。
話雖有理,可南宮憶英與滿朝的官員卻覺得此舉實在不妥。一來施車國與伏國聯手攻周僅僅是去年的事情,施車國剛剛得罪了大周,如今又提出要與大周聯手反攻伏國,大周豈會相信?二來施車國在去年一戰中也損失了不少兵力,如今正應休養生息,不宜再興戰事。三來周人常說“唇亡齒寒”、“兔死狗烹”,若助周伐下伏國後,大周會否將施車國“兔死狗烹”?
然而,那位南宮王子認為,施車國本就是夾在大周與伏國兩個強國之間的小國,與其被動等待,還不如主動出擊,反而可以占盡先機。大周與伏國勢不兩立,早晚絕一生死,取信周朝,以大周為後台依靠,才是施車國的明智之選。至於“唇亡齒寒”、“兔死狗烹”,當初施車國與伏國聯手攻周時,尚不怕被伏國“兔死狗烹”,如今又何必擔心被周朝“兔死狗烹”呢?
近些年,施車國雖然物力兵力今非昔比,然而橫在大周與伏國兩個強國之間,處境仍然岌岌可危,如果沒有明確的立場,那麼無論大周與伏國哪方先動兵,都會第一個先踩死施車國。然而盡管如此,南宮憶英仍覺不妥,斷然不允,因此國主與這位南宮王子的矛盾日漸深化。
聽到這些消息,雲嫣有些好笑,原來愛美又風雅的施車國人也是如此的好戰。
除此之外,雲嫣還得到了其他一些信息,比如,大半年前,南宮憶英不知為何忽然注重起王宮的清譽來,開始嚴格整肅王宮,不但下令在王宮中施行宮刑,同時,宮中一些外戚官員也從內苑被趕到了外庭來,其中就包括王子的藝師們。藝師雖也是王室同宗之人,但畢竟屬於外戚,因此也被趕出了子同門外,住進了那一排流水木閣中。
當有一次雲嫣在天雲台上打掃時,遠遠的聽到從流水木閣中傳出絲竹器樂之聲時,便開始留心那裏了。
在王宮這段日子,雲嫣終於可以由最初的下等苦役奴漸漸熬出些頭來,可以做一些相對輕鬆的灑掃的活計了,於是,雲嫣便每日拿了一把掃帚去天雲台上,一邊掃拾著落葉一邊關注著流水木閣的情況。
今日的流水木閣非比往日的清靜,似乎十分熱鬧。藝師們沒有像往常一樣進宮去向王子們教授技藝,而是都留在了流水木閣中,不知是不是有什麼特殊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