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筆記上說,楚王為了尋求長生不老的法門,權傾天下,招攬了許多風水道士。有一日,他帶著那些風水先生,去東海出征,其中一位姓燕的道士,找到了海底一處風水寶穴,說是那裏麵就是東海龍王得道升仙的所在。楚王聽了大喜,於是就命人下海,探個究竟。那些下海的士兵,在水底找了三天三夜,終於在一個珊瑚廢墟之中,找到了一塊石碑,那上麵的內容……
那竹簡寫到這裏的時候,突然沒有了下文,後麵的文字好像硬是被人給撕了去。
石碑?這石碑到底記述著什麼呢?
我十分不解,把竹簡從地上拿了起來,翻到了背麵。發現背麵還有文字。
隻是寫的有點難以理解,語句也不通順,但是在最後的兩句話中,竟然提到了東夷族的“金鸞之眼”,也就是阿枝他們口中那個東夷族的聖物,據說此物能起死回生,讓人長生不老。難道那個什麼楚王,也關心著聖陵王的傳說嗎?
這句話寫完了之後,整部竹簡就沒有字了,連個署名都沒有。
阿枝問我:“這上麵寫的什麼?”
我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她,如果我說這上麵記載的是一個海底墓葬的藍圖,那他們肯定不會善罷甘休。我現在雖然也被迫做起了盜墓賊,但是畢竟我還是華夏子孫,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東西,豈能肆意讓旁人挖掘販賣。這些洋毛子,不知道盜走了多少我們國家的文物。這一次,絕對不能讓他們知道。
於是我拿定了注意,回答阿枝說:“是論語,一部古籍。”
阿枝好像有點不太相信我的話,她繼續在那個百納袋中翻著,袋中剩下的東西,就是一些尋常物品,還有筆墨紙硯一些文房的用具,看來這個幹屍的身份,應該不是盜墓賊之類的。因為我從來沒聽說過,哪個盜墓賊在盜墓的時候,還會把文房四寶戴在身上。難道盜得興起的時候,還得即興賦詩一首嗎?
這個人的身份,應該是個文人,或者說文官,弄不好或許還是個史官。
因為根據這部戰國竹簡上的隻言片語,這個人看來應該是楚王身邊的人,負責記錄一些事件曆史之類的。
我把那把青銅劍的兩端捆好了繩子,然後背在了身後,把那部戰國竹簡也揣到了懷中。
我對阿枝說:“這些石人傭的分布排列,應該也是按照奇門遁甲和八卦的方位,隻要進行一係列的推算,就會找到正確的路來。”
阿枝撿起了那塊岫玉雕件,對我說:“這上麵雕刻的東西,跟金鸞之眼十分相像。”她撫摸著那塊玉璧,好像是在想著什麼。
我問他:“你們為什麼非要找到那個什麼破眼睛?那個什麼起死回生的傳說,隻是剝削階級騙人的把戲罷了,他們裝神弄鬼,隻是想鞏固自己的政權,如果真的能起死回生,那為什麼到最後還要修建陵寢,慘死在這裏呢?”
阿枝笑了笑:“我也是奉命行事,一切身不由己。將軍,對這個東西很有興趣,哪怕窮盡一生的心血,也要得到這個聖物。”
我苦笑了一下,沒有說話。古往今來,多少帝王將相都企圖尋得這長生不老之術,得道升仙之法,可是這其中又有多少人能如願呢?他們窮盡一生,可是到頭來還不是變成白骨,埋藏在深山大川之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