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章 人生可做菩提?(1 / 2)

我時常會思考一些關於“生命存在的意義”之類的比較具有哲學意義的問題。我們為什麼而活著?我們怎麼活著?我們活著的意義到底何在?我時常想著諸如此類的問題,把自己的腦袋弄得一團亂麻,毫無頭緒,卻又不由自主地去想、去糾結,最後又總是沒有結果。

我是一個在農村出生然後成長的孩子,所以從出生的那一刻開始,就注定著不得不麵對更多的問題。沒有良好的生活環境,更沒有良好的學習環境,生活中麵對的更多的還是家庭生活的柴米油鹽以及鄰裏間的家長裏短。所謂生活,的確是先有生,然後才是活。但最重要的卻還是一個“活”字。活著,當時也許並不算太難,但如何活好,卻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了。

所以,對於從農村長大的孩子來說,學習,雖然算不上是一件奢侈品,但卻不可能把全部的身心都投入其中,畢竟所需要麵對與思考的東西還有太多太多。

當然,我那時候的農村雖然算不上家家生活富足,但也懂得孩子好好學習的重要性。那,的確是一個改變人一生命運的重要載體啊!農村人,祖祖輩輩,在田地裏奔波勞碌,最後才懂得一個樸素的道理:農民,終究不是一個有出息的行業。隻有考上大學,才能改變一輩子的命運!

可以舉一個很清晰的例子。我們家那麵每家大約擁有30畝到40畝的田地,以目前的標準來算,一畝地大概就能賺到500元左右。到最後,一年大概也就能掙到15000元到20000元。注意,這是一家人的年收入!是兩個人,而不是一個人!一年,平均每人才10000元不到?事實就是這樣!

而所謂的城裏人呢?我現在剛剛工作兩年,一年大概能賺到40000元多一點。當然,我在這裏算是很多人眼中的所謂的有正式工作的人。而經過我的一些了解,很多沒有正式工作的人,每年也能掙到20000元到30000元。注意,這裏是每人每年!

當然,並不是每一個地方的農民每年都賺這麼少的錢,很多平原地區每家都能有百畝甚至是千畝的土地。但是,我們這是山區,而且我家在東北,不可能像南方的土地那樣能夠一年兩收甚至是一年三收,我們隻能春種然後秋收。也許會有人說所謂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但現在,山上的野物瀕臨絕跡,藥材越采越少,樹木國家禁止采伐。我們吃什麼?也許還會有人說不如出去打工。但是,家在這裏,老婆孩子在這裏,不到萬不得已,誰願意出去打工?再說,誰有那個門路能夠保證掙錢?我就見過很多人走出了農村,最後回來的時候也沒有帶回來多少錢。更有甚者,出去了,我就再也沒有見他回來,多數都進了監獄。

說這些,其實並沒有其他的什麼意義,我隻想說,父母把我養到這麼大,並不容易,真的很難!現在,我憑借著我有限的記憶計算一下。我是90年出生,前十年可以統一計算大概每年能掙10000元,刨除生活費用,孩子長大的零食錢、奶粉錢,接下來就是上學錢,幾乎就不剩下多少了。接下來十年,每年多算20000元,但也到了孩子長身體、正式上學的年紀,再扣掉生活費,又不剩下多少了。記憶最深的還是我上大學的四年。因為是在北京上學,每年的生活費不少,再加上學費,一年單獨我的花銷就得20000元以上,難道父母在家就不吃不喝不穿了嗎?這就是現實的生活!

當然,如果這麼算下來我們就沒有辦法生活了,還得想一些其他的辦法。養生口,或是再找一些其他的賺錢的行當,但總之,一年忙忙碌碌,最後卻幾乎沒有多少剩下。

這就是我們那農村的生活,勞累一輩子,最後的結果卻不見多麼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