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18年,隋大業十四年三月十一丙辰日,亂臣左翊衛大將軍宇文化及發動兵變,率兵圍攻煬帝江都天子行宮。

兵變突如其來,行宮侍從盡失,然而在麵臨叛將亂兵重圍時,煬帝卻泰然從容、麵無懼色。

“好頭頸,誰當頎之!”

曾經,他不止一次地對他心愛的蕭後以及大臣們說過這句話。

醉枕江山,曆曆在目。

一路,從血與火中走來,終結數百年血腥亂世,令江山重歸一統,建立不朽功勳;一路,向破與滅中走去,天之驕子,窮兵黷武,帝國失控,卻至始至終不肯回頭……

天縱英姿,十二歲位封晉王;

不世軍功,二十歲任行軍大元帥、親率五十一萬大軍討伐陳朝,統帥三軍紀律嚴明、英勇善戰、所向披靡,一統天下;

勤政善治,二十一歲任揚州總管,與民秋毫無犯、百姓稱道,平定高智慧叛亂,揚州大治;

承繼皇儲,三十一歲位封太子;

大統天命,三十五歲登基為帝。遂營建東都,開濟渠,頒《大業律》,開永濟渠,開科舉製,為更大的江山宏圖籌措準備;

赫赫武功,四十歲親征吐穀渾,天威蓋世,突厥臣服,萬邦來朝;

窮兵黷武,四十二歲,初征高麗……天知道,這是一條不歸之路,如果能及早回頭,或許,他所開創的這個盛世,就能繼續繁榮昌盛下去,可是,他不過就是想要永遠鏟除帝國東北隱患罷了……

三征高麗,拖垮了他父子二人一手建立起來的強大帝國,也湮滅了他江山宏圖的美夢!

功過是非,終將由後世評說。

“朕乃天子,秉承上蒼天罡龍脈,天命未到,誰奈我何!”直到生命的最後盡頭,他也仍是如此自信。

有人說,他天賦神命,與眾不同;又有人說,他已走火入魔,無可救藥。

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從來都是個充滿自信之人。而自信,一旦過了那個度,就是剛愎自用!

漢末大亂,兵戈四起,三國鼎立,司馬氏一統天下卻不過曇花一現,五胡亂華,南北十六國,天下亂世四百年,群魔亂舞,逐鹿江山,生靈塗炭。自曾祖楊禎因天下喪亂避居河北中山,幸得龍脈遺傳始,曆世四代,楊禎、楊忠、楊堅,至楊廣,楊氏一族亂世中崛起,最終一統江山,龍脈之氣,不可謂不重。

然而世間萬物,卻永遠遵循一道規律:物極,則必反!

南征北戰,一統江山、治國平天下,欲=望大無邊。江山美人之後,卻還擁有更大的名利野心:為古今帝王之所不能為,開創空前之創舉,囊括四海、包羅天下四境。

中年後深感歲月不待,他變得更加心浮氣躁,終究一發不可收拾。

龍脈……龍脈……你於朕與朕之大隋,究竟是福還是禍?

眼看天下戰火四起,眼前兵戈橫立,驀然間,他心頭又不禁冷笑發問。

天罡龍脈,殺氣太重,使得天怒人怨,眾叛親離,為天下正道所不容。

“難道,死到臨頭你還不知悔改嗎?”宇文化及請來了這個一身白袍的老者,正因為他,此刻的宇文化及才如此膽大妄為。

在這之前的數十年裏,宇文化及,他不過就是楊廣膝下的一條狗罷了。

龍脈分陰陽,一天罡一地煞,而承繼了地煞一支的,正是獨孤氏,曆世四代,獨孤庫者,獨孤信,獨孤羅,獨孤曄。而這一身白袍的老者,正是獨孤曄,楊廣的表兄,其母獨孤皇後的親侄。

龍脈正氣,天數未盡,若要破解龍脈天命,還需破解陰陽。

陰陽一破,龍脈自盡。

縱使天下亂兵四起,楊廣也麵不改色,可如今連獨孤曄也被宇文化及籠絡、天下正道各派也齊心協力要將陽神天罡鏟除,他知道,末日已經到來了。

可即使如此,又有何懼?

從血與火中走來,向破與滅中走去,人生不過白駒過隙、須臾彈指間,如此轟轟烈烈,豈不也是一件幸事?

陽神天罡,越到巔峰,欲望也就大而失控!

他曾揮兵百萬、他曾位尊天下、他曾殺人無數,他也曾坐擁數萬美人入懷。

“來吧!”最後,他站了起來,泰然麵對即將發生的一切。

朕,死不足惜!

隻願,我的後世們從此歸於沉寂,將那引人入魔的天罡龍脈遺忘,不再涉足江湖、過問世事。

懷著這個來不及告知後人的願望與期許,他坦然走向那已懸上房梁的白綢。

公元618年,盛極一時的隋,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