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飯後,差不多八點了,林風等待著一年一度的除夕文藝大餐—春節晚會,也不是說這個節目有多麼的好看,而是可以和父母一起看看電視聊聊天,這是一家人難得的時光。
父親一邊看著電視一邊評論著,節目上出現的是一些老一輩的歌唱家,林風隻能叫出他們的名字,而父親對這些歌唱家的輝煌事跡竟能如數家珍,看來父親在年輕的時候,估計也是一個文藝青年吧。
聽著父親緩緩的說著他們那些年代的文藝故事,林風覺得是如此的簡單、純粹。母親看了一會兒,拿出了一些過年吃的糖果。姐姐在打著電話。
快樂的時光總是過得很快,很快就到了新年前的倒計時了,此時,家家戶戶都放起了鞭炮,條件好點或者是想在來年討個好彩頭的放起了大的煙花,屋外已經是爆竹聲聲,推門向外望去,整個村莊沐浴在煙花的海洋裏,如同白晝一般。
父親拿出了一個大盤子鞭炮,散開來繞了前麵的菜園圍牆一周,點燃了引線,聲音如春雷般炸響,渾厚有力。紅色包裝紙在火花四濺中飛揚,寓意著來年紅紅火火。
屋裏的電視機響起了新年最後十秒的倒數,在最後一秒結束後,人們歡呼著、跳躍著,慶賀新年的到來。配合和人們的歡呼,就在這一刻,鞭炮、煙花聲瞬間變得更加響亮,如滾滾春雷在天空劃過,仿佛整個世界都沸騰了。
林風看著眼前白晝一般煙花的海洋,不禁有一種莫名的感慨,一年過去了,自己又長了一歲,心中瞬間湧起無比的自信,仿佛自己前方的路已經被閃耀的煙火照亮。
鞭炮聲一直延續到淩晨兩點,父母早已睡去,林風躺在床上想著來年的事情,隻有一個學期就要畢業了,這到了下半年,估計就得到市一中去了,不知道他們班有幾個能考到市裏的重點。隨即又想到了揚師叔他們,不知道他們過年會做些什麼呢?思緒飛逝,不知道什麼時候就睡著了。
第二日清晨,林風早早就起來了,但是父母起得更早,他們正在廚房裏忙著,隻見父親正在煎著魚。母親把一大塊方形的肉放在鍋裏燉著,林風知道,這是要敬神了。在林家塘這個小村莊裏,過年的時候敬的一般是觀音菩薩、土地公公(婆婆)和財神。林風先給父母拜了年,當然,這麼大了一般是沒有紅包拿的。林風幫著用圓形的杯子把敬神用的飯盛好,燒上三柱香,把香插在放米的杯子裏,接著在自家的堂屋前擺上一張方桌,放上煮好的魚、肉和米飯,擺上香,這簡單的敬神就算開始了。
敬神的時候是要放鞭炮的,這新年的一大早,父親剛放完鞭炮,就聽到各家也響起了鞭炮聲,此起彼伏。也開始了新年要做的頭一件事情—拜年。
拜年是整個華夏民族流傳了幾千年的習俗了,從家裏的長輩開始,到同宗族親,再到周圍的鄰居,接著才是親戚相互拜訪。
敬完神,吃過早飯,父親就帶著林風到了奶奶那裏,按照老規矩,林風俯身跪地,三拜過後,奶奶高興的說:“風兒,來,拿著,這是奶奶給你的紅包。”林風接過來,他知道這是奶奶的一份心意,按照規矩是要收下的。
“奶奶,這是我給您帶的補品,我已經把他們切好包成小包了,每次燉東西的時候放一小包就行了。”林風拿出了玄靈宗給他的那些珍貴的藥材,他分成了三份,分別給父母、奶奶和叔公。
“好,奶奶拿著,哎呀,現在奶奶是在享孫兒的福咯。”奶奶看起來很高興。
從奶奶那裏出來後,林風給叔伯們拜了年,就到叔公家拜年去了。
“叔公,風兒來給您拜年來了。”林風走進叔公家,卻發現叔公沒在屋裏。這時,叔公的聲音從後院傳來:“風兒,到後院來吧。”林風來到後院,發現叔公正在擺弄他的那些花花草草。
“叔公,還在忙呢?過年了,應該好好休息一下了。”林風笑著說。
“就是閑得慌,風兒你看,這些花草是不是變了?”叔公回頭對林風說。
林風剛進院子倒是沒發現,細看之下發現這花草竟然都結著細小的果子,連那不知名的小草也是。這讓林風感到不解,一般的植物能結出果子都是在夏、秋季節,這些花草怎麼會在寒冬結果呢,再看這些果實,紅的、紫的、青的都有,果子都很小,團簇在一起就像一朵朵盛開的花。
“叔公,這些花草本來就是很少見的,我估計這些果子可能是煉製藥材或者藥丸的材料,這樣吧,我帶點回去看看。”林風說道。
“你找到了那個人?”叔公這思維還真是敏捷。
“嗯。”林風也很聰明,立即知道叔公說的是誰。
“太好了,風兒,叔公真為你高興啊,下回回去的時候,記得替我謝謝我的大恩人。”叔公高興的說。
“好,一定的。叔公,我們現在也弄不清楚這些果子能有什麼用,到時候我帶一點過去就知道了。走吧,叔公,這院子怪冷的。”林風說著拉著叔公一起走進了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