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第11章 回鶻和親(3 / 3)

九月,吐蕃又大劫汧陽吳山華亭等地,侵略者抓了一萬多大唐青壯年,吐蕃兵驅趕著這些唐人走到安化峽以西,吐蕃元帥尚遮遮發話道:“走過安化峽,你們就是吐蕃人了,現在你們可以向東哭辭故鄉祖國。”

變成俘虜的唐人本就傷心欲絕,一聽這話哭聲更是驚天動地肝腸寸斷,有幾百人當場昏倒在地,更有上千人跳崖而亡。

吐蕃將多次抓來的唐人都安置在彈箏峽並將這些大唐男青年訓練成軍士,吐蕃用豐厚的薪俸養著他們,再以他們的妻子兒女做人質,然後逼著這些漢家軍士拿起武器回頭攻打自己的故國。

以前,吐蕃人因為水土不服,隻能選在秋天搶劫然後在春天來臨前退兵,有了這批漢家軍士後,貞元四年春天吐蕃就發兵大舉入侵了,大唐邊關守將一個個閉城不敢交戰,吐蕃人又一次劫掠牛馬萬餘而去,吐蕃一退兵,大唐邊關守將就給皇帝上表恭賀“破賊”。

在吐蕃人凶狠的攻擊麵前,皇帝不得不答應回紇的求婚。貞元四年十月,皇帝將如花似玉的女兒鹹安公主嫁給可以做他父親的合骨咄祿毗伽可汗頓莫賀。

大唐恩準回紇更改國名為“回鶻”,並且冊封頓莫賀為“長壽天親可汗”,如願以償的天親可汗興奮地上書說:“回鶻和大唐以前就是兄弟之國,現在我又做了天可汗的女婿,也算是天可汗的半個兒子了。如若吐蕃為患,兒臣願為嶽父鏟除這個禍害。”

貞元六年,吐蕃發兵攻打大唐的北庭都護府,回鶻宰相頡幹迦斯率軍救應北庭,兩軍在庭州城下交鋒,回鶻和北庭節度使楊襲古聯軍對抗吐蕃,大戰一年多後,三方都傷亡慘重,北庭都護府最後還是落入了吐蕃手中。

貞元七年,吐蕃攻打靈州,回鶻又率軍迎擊,這一次,吐蕃慘敗,領軍大將尚遮遮戰死,回鶻可汗派譴使者用囚車押著被活捉了的一大幫吐蕃首領去長安獻捷,在這群俘虜中,包括一位吐蕃大酋長尚結心,從這個名字猜測此人可能是尚結讚的親族。

吐蕃接二連三被回鶻重創後,轉而向他的臣屬國——雲南的南詔征兵。

南詔原本是大唐的附屬國,唐玄宗天寶年間南詔被宰相楊國忠逼得向吐蕃稱臣,吐蕃一直敲詐勒索這個國家,南詔被迫叛唐時就想著他日再度歸順大唐。一直到韋皋出任劍南節度使,南詔才有機會表示歸順之心。

吐蕃讚普打算借兵找回鶻雪恥。但是此時的南詔已經悄悄歸順大唐,隻是表麵還未曾跟吐蕃決絕。讚普借兵一萬,南詔王異牟尋聲稱國小力弱,隻能派出三千人馬。讚普嫌少,異牟尋勉強派了五千人馬給他。

吐蕃使者借了五千雲南兵歸國,南詔王異牟尋親自統領數萬兵馬跟蹤在後,吐蕃人率領雲南兵晝夜兼程行到神川,緊隨在後的異牟尋發動突襲,雲南軍裏應外合,吐蕃再一次遭到重創,被南詔閃電般奪取了十六個城池,活捉了五個親王並招降了十多萬人。

異牟尋也將五位尊貴的俘虜押到長安向大唐天子獻捷。

此役過後,吐蕃再也沒有強盛過,回鶻和南詔還對他接連不斷施以打擊,這個強悍的王國不久就瓦解成好多個小部落,再也沒有能力跟大唐為敵,從此漸漸淡出了曆史舞台,直到千年之後才重新閃亮登場。

曉露題外話:唐史中的吐蕃人就是今天的少數民族西藏人的祖先;南詔人是今天雲南少數民族人民的祖先;回鶻人則是今天新疆少數民族維吾爾人的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