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詩會,洛神賦(3)(1 / 2)

袁紹不想理會這白癡弟弟,作詩哪有那般簡單,裝作沒聽見,又過片刻,忽而心中一動,麵露微笑,“青荷蓋綠水,芙蓉披紅鮮。下有並根藕,上有並頭蓮。”說完對著眾人拱手一禮。

此詩尚可,但卻不應景,詩說青青的荷葉蓋住了盈盈綠水,

芙蓉穿上了紅衣服。

水下有連成線的藕,

上麵有大頭蓮子。

然現在花未結果,但已經不錯了,畢竟袁紹是武職,如此也可當得文武全才了。

一首詩罷,眾人目光又落在關羽身上,畢竟算數一道已然很是玄奧,這年輕人能否研究算數之餘,寫詩作賦呢?

關羽先是對袁紹一禮,旋即衝著眾人一禮。

在眾人期待眼神中,關羽往涼亭外走了一步,待到七步時已至邊緣,看著朵朵蓮花,關羽捋美髯聲色嘹亮,“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嘩!眾人眼睛瞪的滾圓,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好高深的意境。待關羽一首詩作完,蔡邕連忙起身,竟對著關羽拱手一禮,“關兄真乃大才七步成詩,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秒,真秒,朝廷昏庸黑暗,我等皆如這蓮花般,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視為國之棟梁。”

一傳十十傳百,從此高傲之人,有才學之人,皆是自稱、互稱白蓮君子。意為,不染惡塵、忠心為國,繁衍百年,白蓮品格愈加高尚,這才有了青蓮居士一說。

關羽連忙躬身行了個大禮,蔡邕如此自己雖有麵子,但仇恨想來也拉了不少,要知道,世間從來就不缺乏羨慕嫉妒之人。

果不其然,這時一名青年上前,“關先生真是大才,不若與吾鬥詩一首,諸位覺得如何?”說完看看向眾人。

蔡邕等人眉頭緊皺,先前袁紹與關羽對詩,並無鬥詩之意,畢竟袁紹他也懂自己斤量,完全是想結交關羽,為其引詩,襯托關羽。但這青年就有些過了,詩會初衷是研究數字累了,品詩放鬆心情,然其欲鬥詩,這就耐人尋味了。

關羽蹙眉,此人竟連姓名也不通報,他都不知是誰,如何應對,算了,鬥就鬥,管他是誰,關羽鳳眼微眯,想贏自己以出名?心中暗道,慚愧慚愧,又要盜詩了。“可。”

青年拂袖,“詩無題,自由發揮,可好?”

“可。”

隻見青年也是學著關羽樣子,場中踱七步,隨即開口:“

柳帶東風一向斜,春陰澹澹蔽人家。

有時三點兩點雨,到處十枝五枝花。

萬井樓台疑繡畫,九原珠翠似煙霞。

年年今日誰相問,獨臥長安泣歲華。”

關羽聽完,不等眾人點評便是開口,便是緊接著開口,“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遊龍。榮曜秋菊,華茂春鬆。髣髴兮若輕雲之蔽月……穠纖得衷,修短合度。”

言至此時,眾人已是驚掉下巴,恰巧院門前,蔡琰抱著古琴而來,關羽望去,一捋美髯,“肩若削成,腰如約素。延頸秀項,皓質呈露。芳澤無加,鉛華弗禦。雲髻峨峨,修眉聯娟。丹唇外朗,皓齒內鮮,明眸善睞,靨輔承權。瑰姿豔逸,儀靜體閑。柔情綽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