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想念小時候,那時候,在河裏摸魚、遊泳,是簡單的快樂。
不過,現在,那條記憶力的河,早已被垃圾填充、隨著廢水排放而汙濁不堪,一到幹旱季節,滿河臭氣。
周易有一個想法,要將那條河治理,要讓家鄉的小鎮返還青山綠水。
這是一個想法,絕不是夢想,因為它是切實可行的,特別是隨著周易金錢的逐漸充裕,想法就逐漸成了計劃。
不過這個計劃還遠不成熟,關於他心中的那個家鄉小鎮的建設計劃,還有一段路要走。
小鎮自然泥淖不堪,但洞天山中、煙溪水河裏,雖然隻離鎮上不遠,但因為人跡閉塞,卻依舊是青山綠水貌。
不過此時的煙溪水邊,已不複舊觀。
原本農田荒蕪、雜草叢生的煙溪水畔,一壟壟的田地被重新開墾出來,劃定成一塊塊的,被一條條水渠環繞,植上一片片不高大的奇怪的樹——葡萄樹,周易在洞天特有的葡萄樹!
這些人,都歸攏到周易的“洞天果業”之下,開墾種植,接受葡萄售賣後的分成。
有了周易在各方麵的大力保證,隻要種出葡萄來,盡心盡力種植,不要怕葡萄賣不出去,簽訂合約,全部由洞天果業集中銷售。
這樣一來,本就見識了周通兩口子在去年借著洞天葡萄大賺一筆、早已眼紅的鄉民,一個個,蜂擁著來的周易家裏,幾乎沒有猶豫的,與周易簽訂了合同。
鄉人本來保守,雖然平日裏花錢大手大腳,但一到“生死存亡”的關頭,便猶豫了又猶豫,但到底耐不住年節時候從城裏打工的青年的刺激。
這些回鄉的青年,一個個本來就衝勁十足,苦於找不到機會,但如今,就在家鄉,一個大好機會擺在麵前,而且早已有人通過這個途徑,切切實實的賺到了錢,賺到了他們可能打幾十年工都賺不到的錢,而且在家裏頭、在土地上,又將風險降到了最小,如何不心動?
一個個迫不及待的找上周易,簽訂合約、開墾土地,種植葡萄。
當然,同時種上的,還有那一株株金鍾草。有了金鍾草,連打農藥的錢都省去了。
隨著煙溪畔的土地的開闊,隨著雜草的消除,在煙溪之畔,一條古老的青石道顯露了出來。
青石板上,刻盡了歲月的滄桑,見證了這塊土地的曆史變遷。
平安-縣以茶立縣,而這就是一條古老的茶馬古道!
周易看著古道的石梯上,那一個個深陷下去的馬蹄印,幾乎看到了幾百年前的先祖們,拉著大馬、托著一捆捆的茶葉,從家鄉故地起始,一直將茶葉販賣到遙遠的邊疆、販賣到藏人、蒙人的手裏。
那噠噠的馬蹄聲,既是歸人,也是過客!
此時的茶馬道,在周易的修飾下,重新展現出他古老韻致的身軀,展露出一種文化和曆史。古道的邊緣,也在周易的要求下,建設其了一棟棟帶著複古氣息的木石結構的樓房酒館茶店。
洞天的美食,在這茫茫塵世之中,實在太過的醒目。
從周圍現世、到省城、乃至省外的全國各地,都已經有人聞名而至,為一飽口福!
這裏的廚師,絕非特級廚師;但這裏的食材,是哪裏都找不出的絕頂珍品。就如同一塊玉石,即便在一般的工匠手中,雕刻出來的,大抵也要好過頂級工匠用普通糙石雕刻出來的擺件。
隨著口碑的發酵,愈發多的人流,洞天山境,逐漸顯露出不堪的狀態,而這條煙溪水畔,周易準備修建的“葡萄溝”,便成了最好的分流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