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川在兄弟麵前裝腔作勢,搞得雲雲十分不快,也是相當著急,趕緊罵道:“你驢嫑紥勢咧,有啥好辦法趕緊說唏!”川川忍俊不禁:“你看給你急的,咱去尋孫秀才問個好辦法嘛!”
這是個不錯的主意,狄仁傑遇事還得問問元芳怎麼看呢,這倆毛頭小子去請教一下在上學路上取得成功的孫秀才,必然會有收獲。雲雲聽了兄弟的主意,非常開心,拉著川川就往村西頭飛奔過去。
孫秀才在自己的老屋裏麵守過了除夕夜,後來也走了附近幾家親戚,心情還算不錯。看見倆孩子這麼急急火火的跑來,這位大叔大概明白了他們有什麼需求,趕緊推開院子的木門,放這倆機靈鬼進來。
果然不出所料,孩子們來找孫秀才就是為上學的事情,希望前輩給想個辦法,搞定雲雲那固執的老爹。孫秀才把兩位孩子讓到屋裏,在炕沿上坐好,才慢條斯理地和兩位解析自己的觀點:“你爹爹是個固執的人,光憑講道理不能說服。”沒錯,俗話說得好,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孫秀才在外麵工作,難免要和這樣的人打交道,知道這種人不好對付。“想讓固執的人服你,就要讓他見識一下你的厲害,要讓他把人丟了才行。”孫秀才理出自己的思路,配合專業的語言解釋著。倆孩子很難理解這麼深奧的語言,但是揣摩到了前輩的思路,總之就是要讓父親那個強脾氣丟人現眼一回,讓他領教知識的力量。
話說回來,計將安出?兩個孩子自然是拿不出什麼讓大人丟人的辦法,還是麵麵相覷,無可是從。這時,孫秀才突然轉移了話題:“我看你兩個初一晚上挑的那燈籠漂亮得很!”前輩居然看上了孩子們的工藝品,打起了主意。雲雲搶先說道:“你要是能說服我爹爹,燈籠送給你都能成!”
“我才不稀罕呢!”孫秀才哈哈大笑,繼續解釋:“你兩個回去把燈籠拿來,我給你想個辦法對付你爹爹。”
居然要用燈籠?兩個孩子不知道孫秀才這葫蘆裏賣的什麼藥,疑惑不已。反正藥能治病就行!川川對孫秀才十分膜拜,率先相信了他的計策,跑回去取燈籠,雲雲也緊隨其後,把道具請到了前輩家裏。
隻見孫秀才早就研好了墨,一支精致的毛筆擎在他的手裏,就等著倆孩子把最重要的道具拿來。孩子們把燈籠放在前輩的寫字台上,等著孫秀才賜教,不過沒想到的是,賜教沒有,這位大叔倒是大筆一揮,賜墨給倆燈籠。秀才大叔把這經過自己“畫龍點睛”的工藝品交還給孩子,麵對疑惑不解的兒童們,將計策娓娓道來,叮囑兩個孩子嚴格執行,不在話下。
卻說川川回了家,劈頭就被父親訓斥了一頓:“你去哪噠耍去咧?看你把燈籠弄地惡的!”父親指著燈籠上的墨水,不依不饒,川川趕緊解釋:“這不是我弄的,是孫秀才在上麵寫的字!”原來,不識字的父親把孫秀才的筆墨當成了汙水,鬧出一場笑話。得知是孫秀才所為,父親轉怒為喜,笑道:“這下咱這燈籠還有收藏價值咧!”
相比起川川家的輕鬆愉快,雲雲回家則需要付出更多的演技。見到了固執的父親,雲雲沒有再提上學的事情,而是按照孫秀才的囑咐,說到了另一段話題……
正月十五鬧元宵,趕廟會,猜燈謎,這都是千年傳承下來的習俗。青化鎮這邊,擁有戲台的焦己村就成為了首選的廟會集散地。元宵節當天,焦己村要舉辦大型廟會,屆時縣裏的秧歌隊和戲班子都將登台獻技,還要舉辦燈謎有獎競猜,可謂熱鬧至極。焦己村離上官莊也就區區五裏地,所以上官莊的老戲迷們沒有不去的理由,雲雲也借此事挑逗起父親來……
“爹爹,正月十五咱去焦己村趕廟會對不?”雲雲麵帶笑容,跟父親慢條斯理說道。父親見這孩子不提上學的事,脾氣並不強,嘴裏也沒有了髒話,覺得十分意外。不過總而言之,廟會肯定是要去,戲也是必須要看的,所以,答應下來沒啥說的,但是免不了要囑咐孩子幾句:“對,爹就引你去,但你可不能胡跑,把你遺了可沒地方尋。”“怕啥呢!”雲雲等的就是這句話:“焦己村的人我都認得,遺不了。”孩子放出了一句大話,把皮球踢給了父親。這位關中老漢聽了這話,立馬嗤之以鼻:“你就胡然去去,才到焦己村去過兩回,咋麼能認得麼些人?”“就是認得!”雲雲又打斷了父親的話:“你不信咱就打賭!”孩子的表情很是篤定,把父親逼上了道。
“還把你驢狂得不成!”父親已經中了激將法,和兒子杠上了:“賭就賭,看你能逞闊到啥時候!”雲雲這些話都是按照孫秀才給安排的,這事情沒有出秀才所料,父親完全被引上了賊船。雲雲在此時打出了最關鍵的一張牌:“要是我贏了,你要送我上學去!”“你要是輸了,就嫑再給我提上學兩個字!”父親也把自己的賭注拋了出來,兩人一言為定,準備火並一番,一較高下。
雲雲這邊演得很成功,後續的計劃怎麼進行,還得看孫秀才的安排。雲雲去叫了川川,倆人一起去見秀才,領受了下一步計劃。
元宵節當天,雲雲和川川這哥們倆,就都被各自的父親領著,一道向焦己村而去。孩子們都挑著自己心愛的燈籠,一路上有說有笑,隻是隻字不提打賭的事情,生怕說漏了嘴泄露天機。一路上的風景沒有太多變化,唯有接近村落的路邊,都或多或少染上了大片炮灰,火藥味彌漫。而焦己村的戲台,早已是熱鬧非凡,老遠就能看見那裏聚集了許多人,茫茫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