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亂(1 / 3)

“皇上聽信道士讒言,又好女色,身體垮了也在情理之中。或許這樣的結果正是太子和八皇子所期待的。”葉子衿語帶譏諷地輕聲說,“隻是但願他們的爭鬥不要波及到我們定州。”

“不怕,天高皇帝遠。定州離京城千裏之遙,先前他們接二連三對我下手,我是懶得和他們計較。這會兒他們忙著爭奪那個位置,根本顧不上定州。再說了,鞭長莫及,他們就算想對付我,也沒有那份能力。”容峘的語氣中帶著自信。

“我在擔心定州水稻種植成功後,皇上會改變主意,對定州加大賦稅。”葉子衿說出心裏的憂慮。

“九五之尊,一言九鼎。他就算心裏後悔,也絕對不會下旨改口。”容峘淡笑著說,“他最多會讓我送大量的種子到京城。”

“不行。”葉子衿忽的坐正,“咱們才是第一年推廣,良種肯定要留在自己手裏。他要是全都要去了,咱們怎麼辦?”

“所以說,這一場水災對於我們來說,也不完全是壞事。”容峘淡笑著回答。

葉子衿頓時想通了,“你是說借著水災的借口?”

容峘含笑點點頭。

“太子和八皇子對你都多有不滿,要是他們上位,我們怎麼辦?”葉子衿還有擔憂。或許是因為懷了孕,她最近有些多愁善感。

“他們不招惹我們倒也罷了,對京城裏的破事,我並沒有興趣。但他們要是不知好歹繼續過來招惹我,本王自然也不好惹。大不了……。”他輕輕地在葉子衿的耳邊嘀咕一聲。

葉子衿驚訝地看著他。

容峘微微點頭,“定州地域很廣,這三年來我們鼓勵百姓開荒,也鼓勵百姓生育,人口增加很多。北地和漕幫運過來的人,即便是遇上戰事,也能放手一搏。加上水利便利,與北地那邊遙相呼應,要是他們足夠聰明,絕對不敢明著對我下手。”

葉子衿見他胸有成竹,總算可以鬆一口氣了。

中午的時候,葉家那邊請他們過去吃飯。

容峘見外麵的雨水大,不願意過去,於是讓天權到那邊回絕了。

吃飯午飯過後,容峘又頂著雨出去了。葉子衿小睡了片刻起床後,領著一群丫頭去了作坊。

“外麵下著雨,地上那麼滑,你還過來幹什麼?”陳氏一見到她,就忍不住嘮叨起來。

葉子衿成了親,對過去的事情也看淡了,加上老宅子那邊有心修好關係,她倒是對陳氏的嘮叨並不反感。

“家裏悶得慌,還不如出來走走。再說了,我的身邊有這麼多人護著,哪能滑到?”葉子衿淡笑著回答。

“雨水多,送來的葡萄也多。人手都有些不夠了。”葉良祿歎氣。

他在作坊裏屬於機動人員,基本上是哪裏需要,他就到哪裏。他也很管事們一樣,領的是工錢和獎金。

“再找短工。”葉子衿吩咐。

“短工也不好找,個個作坊裏都要人,壯年的男子女子全都被招進了作坊裏。剩下的人,也有去養雞場或者養豬場,哪裏還有什麼閑人。”葉良祿搓著手回答。

“將書院中高年級的人領過來,算工錢。”葉子衿想出辦法來,“算他們的實踐學分。”

“夫子能同意?”葉良祿不好意思地問。

“又不耽誤他們學習,夫子為什麼不同意?”葉子衿笑嗬嗬地說。

葉良祿聽了,也就不再多說什麼,讓別人過去他不放心,幹脆自己過去找院長。

不大一會兒,作坊外麵就變得嘈雜起來,書院裏的夫子親自領著七八十來個學生過來,目測應該是兩個班的人數。

看到他們過來,作坊裏的管事立刻給他們送來了工具。

“管事,下一次再有這樣的好事,一定要叫我們。”有人開玩笑。

“對對,這樣修得的學分要比到田裏收割輕鬆多了。”

“要是這樣將這一學期的學分修滿了才好了。”

……。

“趕緊幹活,別囉嗦。別瞧著這活輕鬆,要是不足數,得到的學分也很低。”夫子嗬斥大家。

學子們笑眯眯地趕緊各自找到位置幹起來。

葉子衿坐在辦公室裏,看到大家忙得熱火朝天,嘴角微微勾了起來。

雖然說,書院裏因為和以前書院規矩不同,讓一些學子和夫子心裏產生了不悅和爭論。但三年下來,北地整個的學識現狀卻發生了很大的改變。

首先是書院中女孩子,她們在書院裏習字練武,功課則是以算數、繡活、涉及、廚藝為主,她們一旦離開學院,就能很快融入到社會生活之中,最起碼,讓她們獨自養活自己,是一件十分輕鬆的事情。

最重要的是,為了提高嬰幼兒存活和素質,幼師和女醫已經成了新的行當。甚至,婦科和嬰幼兒、生產科已經分類存在,有專門的人開始係統學習。

負責醫學這一行的是開陽,讓人最意想不到的是,老頭居然不聲不響地領著一群孩子開始學習醫術。

葉子衿可以確定,再過幾年後,定州城內一定會出現很多名醫。

在大形勢下,容峘和葉子衿提倡的新型書院辦得越來越紅火,遠遠超出了原有書院的規模。這種情況下,甚至還有不少書生直接從舊書院轉到了新書院來。

當然,他們進來新書院反而更不容易,因為他們要從頭開始積攢社會實踐的學分。

社會實踐的學分,大多是靠到社會上接手一些工作來取得。像葉家村、陶家村等地的作坊內,也會為他們提供一些打短工的機會。

“王妃想出的法子就是好。咱們書院中出去的學子,可不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以後再也不會有人笑話他們百無一用是書生。”一個婢女笑眯眯地說。

“這是其一,其二才是最重要的。經過鍛煉,就算他們以後中舉當了官,也能體諒到百姓的不易。讓那些五穀不分的人當官,隻會害了百姓。”如蘭歎息著解釋。

葉子衿微微點點頭,“對,隻有親身體會過,才能體諒百姓的不易。”

作坊內學子們做的工作很簡單,跟隨容峘出去的學子們卻顯得十分狼狽。

隨著雨水不斷,溝渠河道中的河水越漲越高。低窪處的地方,有水稻田,如果不及時處理的話,地裏的水稻就會被淹沒,這一季的水稻就等於白種了。

容峘接受官員們的提議,決定給河岸兩邊加固。加固用的是竹籠,竹籠裏麵放著草和泥沙混合物。

穿著統一青色短衫的學子、士兵們,身上的衣服早就看不到顏色。大家慌忙搬運著泥沙和竹籠,還有人在風雨中忙著編織草繩。這一刻,所有人心裏都充滿了危機感和自豪感,他們是為了定州百姓而奮鬥,他們就是無名的英雄。哪怕在此出了任何的危險,他們也無憾。

“王爺,如果夜裏雨水再不停止的話,下河肯定是要放水淹田了。”縣令大人直接彙報。

作為官員,縣令也沒有像往日一般坐在衙門裏負責指揮,而是親自參與到了抗洪第一線。

越清王下令,凡是拿了朝廷俸祿人員,就必須參與到抗洪救災第一線,否則的話,就要以逃兵處罰。所以,別說縣令,就是中了舉人或者是秀才,都必須參與到救災之中。

對此,百姓們全都拍手稱讚。拿君俸祿,為君分憂,天經地義之事。當然,此舉也給書院中的學子們敲響了警鍾!

年老的秀才或者是舉人不能參與到救災之中,也得在後勤幫助。比如說搓草繩,比如說負責遞送工具。超出五十五歲,或者是身體虛弱多病的舉人秀才可免。

“派人守著河道,將下河村後段的人員全都轉移到暫時的安置點。如果發現險情,立刻開河放水。”容峘當機立斷吩咐下去,沒有半點兒拖拉。

官員聽到了,趕緊找人過去盯著了。

這一晚,大家累得精疲力竭。

好在老天似乎被眾人的眾誌成城的精神感動了。

“王爺,外麵雨水停了。”天機因為激動,顯得莽撞了一些,直接從外麵衝進來稟報。他身上也是汗水雨水混合,十分狼狽。可此刻,他的臉上卻全是笑容。

“停呢?”葉子衿驚喜地問。

“停了。”天機肯定地回答。

“太好了,總算是停了。”

“老天保佑咱們定州。”

屋子裏的丫頭婆子們聽了,也都驚喜起來。不久,外麵就傳來了歡呼聲,那是村民們的歡喜聲。

“傳令下去,官員在安置點交替睡下,河道每隔一個半時辰就必須換人,隨時觀察。”容峘卻不敢大意。

天機得令以後,立刻下去傳令了。

“你好好休息,別操心。聽說你下午的時候又去了酒坊?”吃完飯以後,容峘輕輕地摸著葉子衿的腦袋,語氣有些責備。

“就是過去看看,我又沒有動手。”葉子衿噘起嘴巴撒嬌。

這丫頭,每一次隻要發現不對勁,就會衝著他來這一招。但容峘偏偏就吃她這一招。

“外麵道路潮濕,地麵很滑。”容峘滿足地抱著她說。

“這幾天我就老實在家裏待著。”葉子衿反應很快,她有些心疼地看著容峘。這些天為了水災,容峘每天每夜都在各處低窪的河道附近巡查,幾乎沒有睡過一個安穩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