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謎海追蹤第三卷湘江古陵》作者:劉岩
[正文第一章發現]
最後,我們成功的到達了對岸。按照船老大的描述,二叔到達的就是這裏了,船老大把我們送到這裏便回去了,我們沿著岸邊尋找蹤跡。這裏雜草叢生,道路多為泥濘,所以很可能保留二叔的蹤跡,但尋找並非容易,因為這裏範圍極大,我們商量了一下,準備沿著初起點向下遊追尋。
一路無話,並不是無話可說,而是由於身體休息不佳沒了什麼精氣神。其實,對我而言,少量的休息對我的影響倒是沒什麼大事,因為本來就睡眠不好的我,早就習慣了黑眼圈的折磨,可小晨和文文就不一樣了,一向對睡眠休息看得重要的他們,看來是很難堅持住的,估計現在二叔已踏進了墓室,爺爺的前車之鑒我可不想讓二叔重蹈覆轍。
走了大約20多分鍾,走在前麵的小晨停下了腳步:“看,這裏有些不同尋常。”
我向前一看,隻見四周的雜草有被折斷的痕跡,雖然被故意加了掩飾,但仍可看出其中的端倪,欣喜若狂的我們順著那道痕跡尋了過去。
雜草的高度沒過了腰間,給行走帶來了不便,還好現在是秋冬交換之際,沒有了多少蚊蟲,要不然可就遭罪了。
二叔雖然倒鬥經驗豐富,但我總覺得,盜墓是非一人能完成的活,我也沒有想過,當我找到二叔時,是對他的幫助,還無意中成了他的累贅。
不知過了多久,所追尋的線索就戛然而止了,我們仔細上前一看,發現了一個被人翻過的新土層,用工兵鏟掘開土層便發現了二叔的盜洞,然後我們就一個接一個的下去了。因為這裏是二叔新開的盜洞,我們也就沒有測試這裏的氧氣是否充足。這個盜洞打得是蠻有水平的,盜洞直達棺室的正前方,棺室離我們的距離僅僅隻有5米,用手電一照,隻見通向棺室的前方有一層層的台階。墓坑的台階是墓主身份的象征,台數級數越高,說明墓主的身份越尊貴。
我數了數台階的階數,一共有15級。一般的官員其台階數隻有十來級,像這樣有15級台階的墓坑,墓主人的身份一定是高等級的貴族,最起碼也應該是士大夫級的。
我們幾個踏上了台階向棺室走去,棺室的木棺已經碳化,棺木有2米多長,1.5米多寬,棺板下麵有一個拳頭厚的白膏泥,看來是防潮用的,棺木早已被盜,不過墓主人的陪葬品仍有剩餘,陪葬器物集中放置在南向的頭部,計有銅鼎、銅壺、銅劍、弩機、陶俑等,棺室周圍是用木材壘製的,除了含有兩個耳室以外,帶有一個後室。我們幾個一次尋找了一番,並未發現什麼與眾不同之處,便從棺室走了出去。
走了不遠我們才發現,原來二叔打的盜洞甬道下的後方就是車馬坑。車馬坑共4輛戰車,在坑中呈“一”字排開,這些戰車應該均為墓主生前乘過的戰車,我們在車馬坑的一塊青銅器上發現了36個字的銘文,銘文清晰的記載了年代為公元前344年。
我問道:“文文,你是學考古的,你知道公元前344年是那個朝代嗎?”
“公元前344年?是春秋戰國吧。”
“你能具體的說出是哪一個國的墓室嗎?”
“從墓葬的形製上看,我倒是覺得它的風格是楚國文化”
楚國是曆史上的諸侯國,最早起源於古丹浙之地(今河南浙川東南)的楚部落,沒於秦國。
“楚國?”我詫異到。
“是啊,怎麼了?”
“你不覺得太巧了嗎?上一次齊國墓,這一次的楚國墓,都是戰國七雄的墓室。”
文文和小晨也覺得奇怪,不過這或許是個巧合。
走過車馬坑便是長長的甬道,其實有很長的甬道也能說明墓主人的身份地位的尊貴。走了一會卻發現了這條甬道的不尋常,甬道居然拐彎了!甬道並非是筆直的,中途卻轉了一個90度的直角彎,這的確讓人匪夷所思,不過我們還是順著甬道的格局走了下去。
原來的文文也許會阻止這種魯莽的行為,但現在她卻一言不發,我知道她也是竭力想幫助我找到二叔,並未在乎自己的安危,文文和小晨都拋出了自己的利益,為了我而義無反顧的探索這未知的結果,他們在中途上沒有說過一句“不”的話,沒有退卻,沒有膽怯,甚至比二叔在的時候更加有勇氣,也許這就是友情的力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