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當然!過命的交情,生死弟兄了!”鮑乾謙收斂起了笑容,認真地對溫必泉說,“走,過去瞧瞧!”
溫必泉也不再言他,四下看去,就見實驗台上擺放著各種各樣的實驗儀器,高的、矮的、胖的、瘦的,一個個靜靜地矗立著杵在那裏,等著有人開啟光顧。
溫必泉新奇的打量著桌上一個個的儀器,嘴裏不自覺地說出了一件件儀器的名字:“碳十四分析儀、熱釋光分析儀、脫玻化光譜分析儀、掃描電子顯微鏡、x射線衍射儀、紅外吸收光譜……,還有這些,都沒有名字呢!”
鮑乾謙陪伴著溫必泉在實驗室裏轉了一圈,就來到了陳誌朋的不遠處,靜靜地看著他忙活。
就見陳誌朋首先打開了一組儀器,經預熱後對瓷瓶的表麵釉質做無損的脫玻化光譜檢測,驗看瓷器表麵釉質的脫玻化程度,再通過計算得出其老化係數,進而判斷出瓷瓶的大致生產年代。
這項技術的誕生是專門對付高仿贗品的。
因為瓷釉是從燒製後的無序結構的亞穩定玻璃態均質體,在自然環境中,隨時間的推移內部結構逐步向有序化的晶體穩定狀態轉化的過程,形成微晶體,呈現脫玻化現象,這是瓷釉自然老化的證據。
表現為透光性逐漸降低,對光線散射性不斷增強,看到的是釉麵柔和、溫潤。
而即使做舊處理過的高仿贗品的瓷釉仍處於玻璃狀態,釉色仍然具有“賊光”和“火氣”。
脫玻化是隨時間的演變自然形成的,無法人為燒造出帶有老化氣泡的新瓷。所以,瓷器釉質的脫玻化鑒定成為了識別仿品贗品的不二法門。
所以,陳誌朋第一項就是做天球瓶的脫玻化檢驗,驗明正身,斷定年代。時間不長,結果出來了,此天球瓶距今二三百年左右,屬於清乾隆時期的瓷器作品。
陳誌朋又找出了帶乾隆瓷器落款的瓷片樣片,用便攜式顯微鏡觀察它們兩個的表麵氣泡狀態並作比對,又比對落款的書寫字體及風格,最終得出結論:係清乾隆粉彩九桃天球瓶。
當最終得到確認的那一刻,鮑乾謙和溫必泉沒有多大的興奮,卻讓陳誌朋興奮的不得了,“老板!你又發了啊!底價至少兩千多萬啊!”
“別興奮了,東西不是我的,是她的!”鮑乾謙冷冷的打斷了陳誌朋的想象,指著溫必泉對陳誌朋說,“開具鑒定證書吧,屬她的名字!”
溫必泉一聽,嚇了一跳,真心一驚。
這鮑乾謙也太大方了吧!這明明是兩個人一起買的,還用了他十五萬呢,他卻一眼都不眨的將它讓給了自己?
若是別人,他能這麼做嗎?
一股莫名的感激之情縈繞在心間,溫必泉也沒有過多的矯情,坦然地接受了,並嫣然一笑說:“謝啦!屬我名字吧!”
陳誌朋這時也收回了剛才的興奮勁兒,皮笑肉不笑的說:“是妹妹的就更好了!還可以委托我們行拍賣呢!話又說回來了,你的也是老板的啊,在我眼裏都一樣呢!”
“陳哥說得不錯,就委托你們拍賣行負責拍賣吧!不過,您活還沒幹完呢,還有這個呢!”說完,溫必泉從懷裏掏出了那個小玉象,小心翼翼的放到了陳誌朋麵前的桌麵上。